中国文明与玛雅文明渊源的猜想
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张承民研究员
我见过三位玛雅后裔,直觉认为他们像藏人,其实可能是彝族人,其祖先可能居住在云南,西藏,四川。这支亚洲裔人大规模迁移的原因可能是1-2万年前冰河期结束,冰河融化导致大洪水爆发。迁移方向是逃向北方,过蒙古、西伯利亚、白令海、南下美国、墨西哥、秘鲁。如果他们一路走了200年,大约经过10代人,平均每年移动100公里,到达南美。路途上,部分人留在中原,成为殷商文化继承者,我国东北留下者成为红山文化后代,还有一部分成为日本人、阿拉斯加-爱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玛雅人……
我有一些日本朋友,他们说自己好像蒙古后裔、部分像云南后裔,彝族、还有白族。日本人喜欢龟,姓名如“龟田”。唐朝时日本人来中国留学,没有船是划着树干木筏来中国,他们祖先可能也是划着木筏去的日本。
最后冰河期结束蒙古到西伯利亚的冰川融化,黄河源头西移到青海湖和宁夏,大洪水出现,华北中原地区草场和森林形成,牦牛繁殖。东亚人狩猎跟着牦牛迁移,牦牛跟着乌龟寻找新生活场地,乌龟在地球生活了2亿多年,习惯冰川,有全球GPS,知道哪里可以生活。当时海平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冰川融化使得大洋流加快。牦牛去北美牧场,一部分东亚人尾随,一部分在长江和黄河边居留。
■ 东亚人类沿河发育,定居者后代——殷商文明,红山文明,良渚文明,巴蜀文明等;
■
部分东亚人跟随猎物和乌龟走,猎物走陆地,乌龟多是水路进军美洲。猎物一般跟着鸟类走,向白令海出发,来到北美,海陆空三军去美洲“海=乌龟,陆=牛,空=鸟”。冰川彻底溶化后,日本和亚洲大陆被海水分开,白令海过不去了。1万年前,迁移结束,因为冰川融化了。
所以,殷商和玛雅人祖先在1万年前左右在中国分手,他们当时没有语言和文字,但有共同的原始部落崇拜,如用龟占卜,观天象订年历。到南美后星空变化了,玛雅人开始使用南十字星。
【资料1】
彝族
彝族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彝族是解放后的名字,原先彝族自称为“罗倮”,在彝族语言中“罗”(音)是老虎,“倮”(音)是龙,彝族以这两种吉祥、正义、威猛无敌的动物自称,表示了对本民族的热爱和自豪。外人却把彝族称为“倮倮”、“夷人”,含有不敬甚至有污辱和蔑视的成分。故全国解放以后改称为“夷族”。毛泽东认为民族都是中华大家庭成员,叫“夷族”容易有夷内夷外之嫌,不利于民族团结,便把“夷族”改为彝族。毛泽东知识渊博,解释说,鼎彝是宫殿中放物品的器物,房子里存放着米和布匹,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好过,生活幸福。于是,便把“夷族”改为现在的“彝族”。
彝族的祖先名叫“阿普笃慕”。“阿普笃慕”是彝语,其中的“笃慕”是祖先的名字,“阿普”则是祖先的意思。柱子上雕刻着“阿普笃慕”的事迹和美德。大意是说在远古时候,一场洪水过后,就剩下了笃慕和他的三个妻子,笃慕克服种种艰难,坚决地活了下来,而且生下了六个儿子,使彝族得以延续生存,发展壮大起来。因而,被彝族奉为祖先。不过,据我了解,有的彝族也把道教中的尊神引为自己的祖先,与“阿普笃慕”一同供奉祭奠。
彝族的十个生肖,与汉族的十二生肖大为不同,即便有个别动物类别相同,但具体却有极大差异。彝族十生肖开头的不是鼠,而是虎,此虎不是汉族十二生肖中泛指的虎,而是具体的黑虎,其他虎是不行的。十个生肖依次是黑虎、水獭、鳄鱼、蟒蛇、穿山甲、麂子、岩羊、猿猴、黑豹、四脚蛇。
 
三星堆文明出土的青铜太阳轮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铜器中,有一种酷似古代车轮形的器物可能是表现太阳和十月太阳历的罗盘。其外圈代表太阳,圈内5根分别代表十月太阳历纪月的五元素——土、
铜(金)、水、木、火。三星堆文化大约在4500-5000年前,比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铜方鼎更早。
三星堆青铜神树:商代。通高3.96米,由于最上端的部件已经缺失,估计全部高度应该在5米左右,含底座、树身、龙三部分。树的下部有一个圆形底座,三道如同根状的斜撑扶持着树干的底部。树干笔直,套有三层树枝,每一层三根枝条,全树共有九根树枝。所有的树枝都柔和下垂。枝条的中部伸出短枝,短枝上有镂空花纹的小圆圈和花蕾,花蕾上各有一只昂首翘尾的小鸟;枝头有包裹在一长一短两个镂空树叶内的尖桃形果实。在每层三根枝条中,都有一根分出两条长枝。在树干的一侧有四个横向的短梁,将一条身体倒垂的龙固定在树干上。底座圈上三个拱形足如同树根,主干上三层树枝,均弯曲下垂,树枝尖端有花朵果实,其上均有立鸟,全树共九只鸟。主干侧有一身似绳索的残龙。这株铸造于3000年前的青铜神树,极为壮观,真可算是独树一帜,举世无双。三星堆遗址出土。现藏于:四川省考古研究所。
【资料2】彝族《十月太阳历》

美国著名彝学专家郝瑞在美姑县进行田野考察 俄木尔坡 摄
现代西方著名历法学者一直认为,如果早知道中国彝族的“十月太阳历”,那么,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不会是以耶稣诞辰时间为纪元年,而应该是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据西方著名历法学者共同研究得出最终结论,彝族
的“十月太阳历”,比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还精确和科学。据悉,用现代高科技测算的太阳回归周期与“彝族十月太阳历”误差细微到小数点以后。
历法是人类文明史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在古代历法则是文明的主要标志。现在世界所公认的“五大文明古国”(以前为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埃及、墨西哥、印度、中国都各以其历法著称于世。
古巴比伦《太阳历》大约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中期;埃及《太阳历》大约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前;墨西哥《玛雅太阳历》起源于公元前3100多年;印度《太阴历》大约起源于公元前2500多年;中国《阴阳历》大约起源于公元前2100年。这样,中国文明史就居于末位。
然而,经由民族学方法进行乡村实地调查考证所获得的活史料研究发现表明,残存于云、贵、川、桂等省区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则始于公元前8000年以前。为此,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五大文明古国中的首要地位。
据美、英、日、俄、法和埃及、印度、墨西哥等古代人类历法学家以及国内外彝学专家研究称,古代彝族的《十月太阳历》优于古巴比伦的《太阳历》、优于古埃及的《太阳历》、墨西哥的《玛雅太阳历》、印度的《太阴历》和中国汉族的《阴阳历》。
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我国长江上游金沙江南北两侧,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发现了《彝族十月太阳历》历法以及综合“十月太阳历”两种观测方法的彝族向天坟,并研究佐证此“十月太阳历”乃产生于远古伏羲母系氏族部落时代。
与此同时,有关专家学者最近又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发现了比《彝族十月太阳历》更早的《彝族十八月太阳历》。
英、法、美等国以及拉美一些国家的古代历法研究学者和国际彝族文化学者认为,与彝族《十八月太阳历》相同的古代墨西哥印第安玛雅人使用的《十八月太阳历》可能源自于中国彝族的《十八月太阳历》。
这就彻底改变了中国文明史居于末座而跃居于世界五大文明古国的第一位;该历法且区分季节变化的准确性以及计算月、日的简明性,都优于现行公历。为此,彝族《十月太阳历》使中国跃居了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首。
现行的凉山彝族的彝族年,就是按照彝族古代先民创造发明的《十月太阳历》而来的。在《彝族十月太阳历》中,一年以10个月计,一个月为36天,一年分5个季节,一个季节72天,一年总共为360天,剩余的5-6天,古代彝族先民用3天来过火把节,用3天来过彝族年。彝族人的这个过年传统文化从远古传承至今。据悉,现代高科技测算的太阳回归周期与“彝族十月太阳历”误差细微到小数点以后。
彝族太阳历对一年的十大节令,有明确的称谓,这十大节令依次为:雄土、雌土、雄铜(金)、雌铜、雄水、雌水、雄木、雌木、雄火、雌火。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阴阳五行的理解,这五个季节的形态描述如下:
每年盛夏初秋草木繁盛、果实成熟,大地给予人们最多的恩赐,谓之土盛!
每年秋后草木枯萎,落叶归土,大地一片金黄,谓之铜盛!
冬季白雪皑皑,谓之水盛!
春天万物复苏谓之木盛!
春末夏初天气渐渐炎热,谓之火盛!
在这里,“雄”应理解为兴起、缘起;“雌”应理解为成果,故雄为先,雌为后。例如盛夏果实开始成形,故谓之雄土(土兴);初秋果实成熟接近收获,故谓之雌土(土果),如此类推……。
另外,中国古代文化领域神秘的数,如《诗经》里出现的三、六、九、十、三十六(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七十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孙悟空七十二变)、一○八(《水浒传》里英雄“一百零八”、麻将108张)等等,都能够在《彝族十月太阳历》中得到解释。曾经尘封在大山里、尘封在毕摩经书里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它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这在世界历法史上不亚于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资料3】彝族的18月太阳历与20进制——玛雅太阳历的来历
历法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则是主要标志,世界五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墨西哥、印度和中国,都各以其历法著称于世。自本世纪80年代晚期,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发现了彝族十八月历,研究证明此十八月历乃产生于远古伏羲母系氏族部落时代。
彝族十八月历是一个月20天、一年18个月,另加5天“祭祀日”,全年365天的太阳历。
彝族十八月历所用的是一种自然历。从内容上看,十八月历没有明确的季节性,但已包括着自然的物候现象,例如,一年各月的名称中有:风吹月、鸟鸣月、萌芽月、开花月、结果月、天乾月、雨水月、河涨月、天晴月、草枯月、叶落月、霜临月、过年月等等,彝族先民据此便可安排生产生活。
彝族十八月历,一年18月,每月20天,这每月用“二十”记日的记数法十分原始,它源于人类童年借助于自身所有的双手、双脚共“二十”个指(趾)以识数记日的原始时代。正如《易·系辞下》所说,这“近取诸身”即是以人类自身手脚的“二十”个指(趾)数作为参考而定出每月用“二十”记日的彝族十八月历。
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彝族和“西蕃人”(云南宁蒗县的“西蕃人”即普米族)到解放前,他们拿粮交租或日常彼此间交换粮食,乃是以二十筒(盛粮的竹筒)为一个单位来计量。甚至于他们所耕种的土地面积不以亩积来计算,而是以土地所产粮食有几个二十筒来计算。又如,折算一条牛的价格,也是以几个二十筒(粮食)来计算。
虎是彝族崇拜的原生图腾,彝族十八月历,一个月二十天,一年十八个月。此一年用“十八”记月与虎掌十八爪(虎前脚每支有五爪,其中一趾不落地,后脚每支有四爪)有关。彝族十八月历,每月“二十”天以人的“二十”个指(趾)头记日;每年"十八"月又以虎掌"十八"爪记月,它是原始人的思想意识里人兽不分的反映在历法中的遗留。
与彝族十八月历有渊源关系的美洲玛雅十八月历每月分别用各种名物纪月、纪日,在当地韦腊克鲁斯金字塔内有365个神像代表365日。可以设想,人类在远古原始群时代,对于日出日落一个昼夜手的一天,是用自然万物中的某物,无休止的纪日下去,及至认识365日是草木枯荣或水涨潮落的一个周期,才用365个神代表365日;继之,再把这365日划分为十八个月,进而把每个月定为20日,把剩余5天作为“禁忌日”。
玛雅人是美洲土著印第安氏族部落之一,美国学者认为:“印第安实在几乎就是横渡重洋过来的中国人。”墨西哥大学基奇霍教授在墨西哥城举行的墨西哥研究工作者大会上说:“当地居民在欧洲入侵之前用的所谓阿兹特克历法是中国人发明的。”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云南省楚雄彝州十八月历。
玛雅十八月历是楚雄彝州十八月历的延伸,即在观察星辰的原始思维方法上有其共性。玛雅文化与彝族文化有着许多十分相似之处,我们可以把这两种十分相似的文化称为:亚洲中国彝族文化——美洲墨西哥玛雅文化连续体。
【资料4】彝族太阳历的来历
同胞最大的功劳在于:替古人保存了这种两千年前就被停止使用的历法,直至今日,所以尽管这种历法最初不是彝民族仅有的,但我们今天命名它为彝族太阳历,依旧当之无愧!
彝族太阳历诞生,肯定是由一个远离大海的民族创造的,这个民族不知潮汐为何物,所以也就不需要关注月球的周期了。彝族先民甚至对女人的生理周期比对月球周期敏感,所以他们的第二代历法,是以女人的平均生理周期纪月(28天),这和严格意义上的“月”依旧是有区别的!
这些事实可以表明,彝族先民是一个生活在内陆深处的民族!
其次,从彝族太阳历的节令符号来推断,太阳历的发明者生活在北纬35度以北的中国北方内陆地区,即今天的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依据一:彝族太阳历的十大节令中,铜季开始于秋后,这个季节是北方地区天气转冷,草木枯萎、落叶沙沙的季节,故称铜季(即后来人们常说的金秋);而这个季节,是云南全省最绿色的季节,植物枝繁叶茂,不可能出现太阳历中所说的“铜盛”。
依据二:从初冬开始,北方白雪皑皑,大地被冰雪覆盖,故而被称为水季;而这个时期,云南的雨季刚刚结束,降雨骤减,并且云南初冬季节是极少降雪的,所以云南人决不可能认为初冬是“水盛”季节!
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的东北部夏秋降雨量也很大,说冬季水盛似乎说服力不够!而我国西北地区长年干旱,惟冬季冰雪覆盖,所以,彝族太阳历最初产生于西北可能性最大!
依据三:到了初春,万物开始渐渐复苏,谓之木盛季节;而这个时候,云南由于春天缺水,恰好是树木枯黄的季节,云南的植物新绿来得比其他地方都晚!冬末春初自然不可能是云南的木季!
彝族太阳历不可能产生于沿海,也不可能产生于云南,它应该产生于亚细亚大陆的中部,相当于今天中国的西北地区和蒙古高原。
因此,彝族太阳历中出现与中原汉文化近似的概念(例如阴阳五行概念等),也就丝毫不足为怪了!
许多藏缅语民族的上古史均证明,由于战乱以及黄河上游生态恶化,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生活在黄河上游地区的氐羌民族开始了长达600年的大规模南迁,形成今天的藏族、缅族、彝族、白族、哈尼族等雏形。
这个时期,青藏高原东部复杂多变的气候,使原先的太阳历不再适用,再加上人口锐减,新的母性崇拜开始抬头,彝族先民不得不考虑用女人的生理周期来设计历法,形成彝族先民的第二代历法(俗称嫫嫫历)。
而彝族太阳历中的部分文化元素,后来被黄河上游其他民族兼容,成为阴阳学、道学的基础;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太阳历自从彝族祖先进入红土高原开始,就变成了历史文物,被少数文化人(毕摩)收藏并世代传承,直至今日。而对于更多的彝族民众来说,他们使用这种文化的机遇多半是在死后,死者的族人根据太阳历中的相关数据符号,制成模拟太阳历中观天方法的向天坟,于是,向天坟也就成了彝族同胞魂归故里的一种象征符号!
【资料5】中国文化与玛雅文化相似之处
1.玛雅人奉若神明、而且奉为重要神明的羽蛇神,在头形、身形及艺术表现手法(如云纹、弯须)上,与中国的龙有相像之处。许多到过玛雅遗址的中国人,都惊异于这种相似性。

玛雅羽蛇神
2.中国人属于较典型的蒙古人种,也就是“黄色人种”。黑发,粗而且直;体毛很少。幼儿臀部有骶部色素斑(蒙古斑),在中国有些地区俗称“青屁股”。眼裂较狭,而且多数人具有位于眼内角的内眦皱裂。蒙古人种现在分布于西伯利亚、蒙古、东亚、南亚、以及太平洋群岛等地。还有一个重要分布区就是美洲。美洲印第安人虽然有较大的变异,
但仍可认为与蒙古人种为同一群类。就玛雅人而言,不仅拥有内眦皱裂、幼年骶部色斑、体毛较少等蒙古人种的独有特征,而且玛雅人与中国人的掌纹线极为近似。
3.玛雅字的外貌跟汉字迥然不同,可是它们的实质如出一辙,玛雅字的符号多数写成方块形,或者用方框线条围起来,跟汉字写在方格子里相似。《光明日报》刊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员文章说:“玛雅字的外貌跟汉字迥然不同,可是它们的实质如出一辙”。为了知道玛雅文化和中国文化还有哪些相似性,记者检索了媒体上关于玛雅文明的文章,发现今年6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研究员的文章题为《论玛雅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关系》,里面提到:前苏联学者克诺罗索夫利用汉字表意和表音相结合的构字方法,在50年代释读了部分玛雅字,打开了研究玛雅文字的大门。60年代,苏联学者的研究发现:玛雅字既不是表意文字,也不是表音文字,而是跟汉字类型相同的表意兼表音的一种“意音文字”和“意形文字”。意音和意形相结合的文字在世界上是很少的,现在尚在应用的只有汉字一家了。
4.1996年11月1日纽约的《世界日报》说:有一位来自北京的甲骨文专家(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陈汉平)在华盛顿举办的一项美洲奥尔梅克文明展览中,发现一件1955年墨西哥出土的拉文塔第四号文物的玉圭。上面刻有四个符号,是3000多年以前中国商代的甲骨文。这位专家读出了这四个竖形排列的符号的大意:“统治者和首领们建立了王国的基础。”美国俄克拉何马中央州立大学的华裔教授许辉寻觅到200多个奥尔梅克的玉圭、玉雕,上面也刻有与甲骨文相同的符号。许辉曾带着其中的146个甲骨文两次回中国,请教数位中国甲骨文权威专家,得到的鉴定意见是:“这些字属于先秦文字字体”。南京大学历史系的范毓周教授说:许辉带来的文字,与甲骨文的相似不是个别的、孤立的。
【资料6】美洲移民有四万多年
九七年底在费城召开的“美洲科学发展学会”的年会上,加州柏克莱大学语言学家约汉娜.尼克丝教授与众多美洲古文明科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南美洲智利维德山(The Cape
of
Verde)文化的研究发现:美洲古文明在这里至少已有一万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越来越多的语言、地理、人类学家的实验及实地考察所得的具体证据,再根据电脑模拟显示:美洲最早的人类在大约四万年前,从亚洲移来,而非原来认定的一万年到二万年间。
科学家们经过对黄种人与美洲大陆、太平洋岛屿上的印第安人的骨干、血型的考古研究,以及对他们现在的肤色、头发和体型对比,发现他们差异甚微。印第安人的血型与中国和蒙古人所常有的“O型”血也一致,其骨架、小脚趾和尾骨与中、日、朝及环太平洋的亚洲人相同。其文物的年代越久远,越更相近。因此传统上被称为“红种人”的美洲土著民族,实际应该是黄种人。
科学家们说:亚洲先民跋山涉水,踏过冰层进入美洲,从阿拉斯加到达智利的德维山,两地相距八千英里,如果不受干扰地笔直走,也要两千年左右才能到达,如果正常地群族繁衍、迁移,则需要上万年。地质学家说:一万四千年前,美洲大部分为厚重的冰层覆盖,因此,亚洲的先民到达这里应在此以前的数万年之间。航海家认为:那时使用原始的浆船从遥远亚洲划过太平洋或漂过来,都不大可能。
这一发现在美洲古文明学界引起爆炸效应,因为根据科学研究,具备同样发展程度的欧洲新石器时期,其历史也不过在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之间(陶器、高级木器、弓箭、新型石器及金属之制造)。由此推论,做为美洲文明母体的亚洲古文明应该在此前或更早。
另一个明显的证据是语言学家的研究:今天美洲本土有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种不同的语系,他们至少需要三万年才能繁衍出这么多族裔,每一个语系通常需要六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形成。研究发现:当时可能还有第二度的大规模移民,在美洲西部沿岸有一狭长地带的不同语系,其语言形态与环太平洋、亚洲族裔语言形态相符,但只有一万两千年的历史。越是后到者,带来的文明越先进。
科学家们推测:四万年至一万年前,这些住在黄河冲积平原和蒙古高原上的先民,因各部落人口爆炸或其他原因,义无反顾地离开他们的家园,分批挟带着其原生文明,不断从远古的亚洲跚跚而来,或为了某一美丽的传说,或为了寻找更美好的生活,他们不受冰河封冻、冰天雪地之影响,成群结队,北上到俄国远东西伯利亚(Siberia),东进渡过亚洲与阿拉斯加相连的唯一陆桥,或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一路繁衍生息,忍受着猛兽和疾病的吞噬,一个又一个的人失踪或死了,更多的孩子又出生。他们足迹遍布从阿拉斯加到北美大陆,在各地安居乐业、或继续迁移,历经万年,才到达中美大陆的墨西哥,及南美洲的智利,开创了曾经一度辉煌的美洲古文明史。
【资料7】古老的中国与“扶桑国”(美洲大陆)
亚洲的文明基地,中国文明最大的特色就是其延续性,中国最早并流传至今的先秦时期的经典书籍,包括孔子修订的《书经》、《诗经》、《礼记》、《周礼》、《春秋》以及先秦诸子的孔孟之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流芳万世的中华瑰宝“五经四书”,另外还有一部书《易经》,它反映的年代应比诗经更早。它们汇聚了从公元前三千多年至公元前两百年,流传于当时的各种历史书籍和文件,集中记载了数万年来中华民族的社会科学、文化传统、道德修养、民间传说、歌谣和部落、民族、国家发展史。紧接着这些书的是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记载“上下八百年”中国文明史的《史记》,此后中国的历史记录更加清晰周详,从未间断过。其中史书中很多文字记载了中华民族东迁、外移、殖民海外的史实、传说。
相对而论欧洲历史却是支离破碎,不仅从四千二百四十一年的古埃及建国到公元前七世纪的希腊、罗马的兴盛是一个文化断层,从公元前二世纪希腊、罗马衰亡到十三世纪后的欧洲文明复兴,又是一个断层。西方著名的经典历史学家兰·索恩戴克(Lynn
Thorndike)对中国历史评论道:“中国有最充足和最广泛、继续不断的历史记载,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不能及的,不仅她的史书记载,其历史、文化发展也是承先启后的”。
中国的神话传说,把中国历史上溯到数十万年前,历史第一人盘古,用他的大斧开天劈地,首创中华文明,此后他的继承人共有十纪:既第一九头纪,第二五龙纪,第三摄提纪,第四合锥纪,第五连通纪,第六叙命纪,第七循悲纪,第八因提纪,第九禅通纪,第十疏讫纪(《春秋.元命苞》。
这一时期的中国天皇形象都是神的化身,几种不同部族将各自的崇拜物鱼、蛇、鹰、兽等图腾,组成的一个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幻想的庞然大物的形象:“龙的图腾”。这类似于古埃及的半兽半人神(人面狮身像),古希腊半兽半人的第一个国王,和传说中的文明开拓者“罗马七国王”,及《旧约》中各部落的长寿族长。中国盘古开天后的十三个天皇,各自在位一万八千年。
从后来出土的兽骨和陶器、石器上的图案、文字,可以判定,万年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半图象、半文字的象形文字。根据语言学家研究:中国近代大量出土的曾在商代(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200年)广泛、成熟使用的“甲骨文”,显然已经过数万年以上的不断演进。期间中国的陶器制作、居室建造、壁画艺术、金属使用、丝织生产等,各种高级文化陆续发明、使用。
商朝以前,中国人已发现并使用了磁石,商都安阳本身就座落在磁矿旁边,所以从陆地使用的“指南车”,发展出“指南针”和“指南舟”等,这航海所必需的工具,给海外探险创造了条件。秦汉时期,“方士”文化盛行,这些具有探险、和献身精神的开拓者,幻想遥远的海外有着使人长生不老的仙境。先秦前汉所著的《海上三仙山》记载,秦始皇曾数度派出军队和“寻仙方士”探险队。史书还记载秦朝著名的徐福大将,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寻仙访药的故事:徐福的探险远征队没有发现仙药,却发现了富饶的蓬莱,便殖民定居下来,建立了日本国。日本和中国的史家研究:至今,日本南部和琉球原住民的神位上供奉的依然是徐福,方士们先后殖民“蓬莱(日本)”、“瀛州(琉球)”、“方丈(济州岛)”。《前汉书.地理志.吴地》和《三国志.吴书》的“东堤人”、“倭人”、所居的“擅州”“夷州”、“倭女王国”和“侏儒国”就是日本和琉球;此以南的“裸国”为台湾,更南的“黑齿国”是菲律宾。
那时方士探险队已随着环太平洋的“东海潮流”,跨越了太平洋。据《梁书·东夷传》记载:渡海方士们发现“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扶桑国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国东千余里有女国……”史家考证日本以东的文身国、大汉国是太平洋岛屿,扶桑国就是美洲大陆,而扶桑国以东的女国,则是美洲东海岸了。
【资料8】亚洲中国:美洲古文明发源地
98年4月份,中国科学家在大陆发掘的象形文字和文物化石,做放射性测试后,证明年代在一万七千年前,这也证明了一些西方科学家猜测是没有根据的:中国的象形文字的源头,可能源自一万五千年左右古埃及南部的美索不达米亚。
“五经四书”记述了万年前远古先民的各种历史传说和神话,叙述“人面蛇身”的原祖伏羲和神农先皇,创造了中国原始社会。并清晰记载了从公元前2697年的中国第一位君主黄帝即位、传到炎帝,及后来的尧、舜、禹,最初的“三皇五帝”。然后才形成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封建文明的社会。那时中国就早已制订了历法、天文、占卜、祭祀、制典、礼乐、刑法和官吏等文明制度,不仅“治历象,正四时,置闰月,定三百六十六日为一年”(《尚书》),也早已发明和使用文字,到了皇帝时期,更命令史臣仓吉统一了各族文字。

山西芮城县西侯度村四侯度旧石器遗址(180万前)
中国科学家最近在黄河流域和蒙古高原上,发掘的人类头盖骨化石等证据,经放射性碳14测试显示:最早在130万年至80万年前,这里已经有了“直立人”存在,这比全世界公认的发现最早的“非洲直立人(70万年)”,还要更早,也打破了西方公认的:人类起源于非洲然后逐渐散布全世界的说法。
几万年以前的亚洲、中国正处于漫长的“新石器时代”,华夏文明迎来她最初的爆发期,此时人口空前膨胀,并从人口密集的黄河流域外迁到各地,先民在亚洲各地形成众多新的殖民地,经过一段时间后人口再度膨胀,为求生存发展空间,再次分批、不间断地向外迁移。这时期在朝鲜、日本、琉球、南洋群岛及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阿尔泰山及太平洋岛屿、南亚等地区。新移民在适应当地天气地理,和慢长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个新民族产生了。但他们仍然携带着中国人种和文化的基本特征,特别是日本、韩国、越南、缅甸、泰国、老挝及东南亚等地,甚至在二百年前的印度尼西亚,还长期存在过一个完全中国文化的“民主国家”,后来才被荷兰吞并。由于中国移民和文化不断殖入更新,不但种族、血缘、人体特征基本相同,其语音、字义、和民族文化、风俗也近似,只是近一百年来才有了重大改变。
西方科学家推测:亚洲先民就是在此时从西伯利亚和阿留申群岛跨过亚美陆桥,不断地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亚洲大陆,一批批进入美洲,来到这个陌生世界。锻蚯洲科学家根据中国史书则大胆推测:亚洲先民乘坐大木船,由山东半岛和舟山半岛等地出海,乘着经日本海到东北太平洋,再往东漂流,沿美洲外海南下的“太平洋夏季黑流”,分期分批飘流来美洲各地。当然能飘到美洲的只是少数,更多人中途就被饥饿、大海和绝望吞食。正是这些从海、陆分头来美、并幸存下来的先民,在天海苍茫中,上下求索,生生不息,开创了人类的另一个文明世界。
晋朝王嘉(传说)撰的《名山拾遗记》记载:出海方士们探险曾发现“日出于西方,其国混混常暗”的“背明国”,史家研究:这正是中国先民沿着太平洋环流到达了北方的欧亚陆桥地带的阿拉斯加(Alaska)。
《新唐书.东夷传》记载:先民探险队发现“流鬼国”的情景:“去京师万五千里,直黑水秣褐东北,少(意:北)海之北,三面皆阻海,其北莫知所穷,人依屿散居,多菹泽,有鱼盐之利,地骚寒,多霜雪,以木广六寸,长七尺系其上,以浅冰逐狗走,以皮为裘”。这种冰雪、裘皮、雪鞋和狗拉爬犁的生活,正是北美大陆和勘察卡半岛(Kamchatka),千岛群岛和阿留申群岛印第安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先秦前汉时期,方士探险队以“东方朔”之名著作的《海内十州记》记载:“生洲在东海
寅之间(中国二十四方位图:东北三十至六十度),接蓬莱(指日本)十七万里,地方二千五百里(指面积),去西岸(指中国东海岸)二十三万里,上有仙家(先前东海探险的“方士”)数万,天气安和,草长生,地无汉暑,安养万物,亦多山川仙草众芝,一洲之水,味如饴酪,至良洲也”。“生洲、良洲”这种迷人的地理气侯,
美物产,实际就是美洲西海岸和中、南美洲各国。
【资料9】消失的世界:美洲神秘古文明
亚洲先民到达这里的时候,人类正处于少年期的“石器时代”,他们带着亚洲最初的文化,在陌生的美洲大陆上生根开花,先后创造了几处著名文明。主要有瓜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墨西哥等中美国家的“马雅文明”;中美“阿兹梯克文明”和他们的祖先“墨西哥文明”;南美秘鲁、智利和波利维亚的“印加文明”和其祖先“秘鲁文明”。从至今仍然存在的建筑、城堡和出土的文物看,亚洲先民们不但继承、发展了亚洲文化,更曾经创造出辉煌的美洲文明。
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居住在中美洲的马雅人就发展起来,公元前613年,马雅的历法和计时就已精确设立。那时,正是中国早期的封建帝制周朝时期。公元200多年,马雅已建造宏伟建筑物,且至今还遗留着。而此时,亚洲的秦帝国吞并其他大小诸侯,大举东进,统一了中原,缔造了世界上最庞大的专制帝国(秦的县郡官僚体制与周的封建贵族政治不同),而欧洲的希腊文明和罗马帝国则到了未声,正末落下去。当时世界上其他两处文明发源地,古印度和巴比伦古文明还在一片宗教与战争的混沌之中。
公元7世纪,马雅人建立了第一个美洲帝国,并发展出辉煌一时的马雅文明。此时正是中国传统文明达到鼎盛期的唐代,而欧洲正处于中世纪千年的“黑暗时代”(The Dark
Age)。但当16世纪西班牙人侵入马雅帝国的玉嘉坛(Yucatan)的时候,这里已是城垣荒废、遍地遗迹,马雅文明早已消失了。1926年,马孙斯朋登探险队(Mason Spinden
Expedition)沿着玉嘉坛海岸,又发现了年代更晚的马雅城池和建筑遗址、文物。此时,三本印又马雅人艺术画和古建筑插图的书籍,《马雅文学》(Maya
Literature)出版发行了,这成了研究马雅文明的主要资料。
阿兹梯克民族(Aztecs)于公元12世纪迁居至墨西哥,约在1325年,建立了宏伟的墨西哥的城市,并用残酷的武力征服附近的各民族,统而治之。在墨西哥,也很发达的土尔梯克(Toltecs)人文化,则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
在秘鲁兴起的印加族(Incas)得到统治权时,是在1134年,在此以前的好几个世纪里,她的文化曾有过长期的发展,直到印加帝国被西班牙的比撒罗(Pizarro)覆灭前的一个世纪里,达到她的文明极点。
但是,当1492年哥伦布和西班牙人第一次踏上美洲土地时,这些文明早已成为历史,曾经辉煌的建筑和文物,伴随着回复到野蛮状况的“印第安人”,与猛兽们快乐地过活。许多西方历史学家们说:“从总体上讲,她们后来的文明发展都远逊色于她们各自的祖先”。从亚洲带来的、和他们独创的先进文明,在这里光辉闪烁过后,就这样神秘地消失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
【资料10】曾经辉煌:亚洲文明与印第安文化
西方的历史学教授们考证:美洲的几种古文明大致相似,证明她们同出一源,从许多方面的直接证据看,她们无疑是从亚洲直接输入的。最显然的一个证据就是:美洲人的一件艺术品“太阳轮”(Sun
Disk of Ccalandar),它是土尔提克和马雅等美洲人的图腾和崇拜物,代表着日月星相的转换,和天人合一的命脉,也用来占卜吉凶。在亚洲与此十分类似的图腾也同样流传至今,它类似于中国以指南针定位,以“子午寅
”等方位表示的“二十四方位图”。甚至同一渊源的还有现在韩国的国旗图案(八卦图),以及中国最古老神秘的哲学流派之一,老庄道家和易经玄学的象征和图腾,即中国的“阴阳八卦”,其作用和象征与印第安人无异。即使在今天,中国及亚洲国家的古庙里,道士们悬挂的图腾跟远在万里以外的美洲人,仍然类似。艺术家们考证:另一件两地相似的艺术品是一个大象和象夫,而那时美洲没有象。
古代秘鲁人的“结绳索和雕刻记事法”,及北美洲印第安人用于算帐的“贝壳串珠”(wampum
belt),令人惊讶地与孔子修订的《书经》中记载:中国没有文字前的记事、算术就是“结绳记事、雕木算术”相同。
在美洲各民族的艺术品中,都有一副神秘的图案,象一条巨蛇,但有足和翼,有着猛虎的头和利牙,有时是人头龙身,雕在王位宝座后,象征最高权威,这与中国的半人半龙的伏曦、神农形象类似,也是中国“龙的图腾”。在皇宫和墓壁、石碑上经常出现的还有凤鸟、蛇、蛙、虎和鱼的图腾,其中的凤鸟与中国的最古老的崇拜物之一凤凰,极其相似,是皇后或仙女的象征。蛙、蛇也跟中国谕意相同,象征着繁衍。在古美洲皇宫大门口,也有勇猛的虎和狮子雕塑。古印第安人的塑像跟中国古代的文明人物的衣服、发式类似,却不同与现在的印第安人。
科学家还发现了美洲人数学中也有“零”的概念,虽然印度人可能用桨船划过很长的距离,移民到了波利尼西亚(Polynesians),但科学家否定了这一数学概念,是印度人横跨太平洋传播到美洲。对于为什么波利尼西亚与美洲土著的食料、习俗极其类似的奇异现象,一些科学家也怀疑亚洲人那时横渡太平洋的能力,推测那是欧洲十四世纪早期航海家的长途贩运的结果。

玛雅文明中“0”不表示“无”,而是表示一个完整周期的结束或“全”
马雅文明在天文历法上的进步,完全可与世界其他四个文明发源地(中国、欧洲、印度、两河)相媲美。公元前七世纪,马雅就订制一年为365日,每104年增加25日,以改正年差,并配合其所有文化原素,以具体图象“太阳轮”表示出来。这种工作不经过数百年的一贯承传的专业天象观察家的研究,是无法完成的。他们每年分18个月,每月20日,每年余5日。这与流传到现在的其他文明都不同,却类似于6000年前已失传的古埃及历法。他们以260为一季节周期,每天以20个名称计时,以13个数字配合标识。
古墨西哥人以52年为一周期,以13个数目,配给予4个名称,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信仰中,构成所有物质的四大元素:水、火、风、土,类似于中国的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说。他们代表了世间的四个时期:每到一周期的世界末日,就有一次洪水;一次大火;一次暴风雨和一次大地震。这类似于中国、蒙古、西藏等与天干、地支相配合八卦图,每60年为一世间周期的文化。
墨西哥马雅人历来有12生肖属相,与天体五行星象相配合;马雅的天文学家特别爱观察金星;秘鲁的诗人以星象做诗。每一个墨西哥儿童出生时,都请来星相家,看天象黄道12宫占卜(horo
scope),为儿童定生辰八字,将来结婚时,要请算命先生(sun
calculator)看生辰八字,不相冲才能结婚。这完全与中国的算命文化一样,没人相信这只是巧合。
【资料11】灿烂的建筑、绘画和神秘象形文字
美洲人最出色的才能体现在其巨大的石质建筑物上。秘鲁的印加人将石块凿成适宜结合的凹凸形,建筑得非常精巧和
据。一九三零年代才在安达斯山(Andes)上发现的马储匹克洲(Machu Picchu)石头城,城墙用中国式的长砖和巨石砌成,美观古雅。墙壁上的雕刻属于早在公元二百年至九百年,就高度发达且流传很广的奇洪安哥第二(Tiahuanco
II)文化,这种雕刻是把人和动物的形象溶合进宗教和神话的意义,表现出各种奇特、复杂的宗教习俗的形式化图案(Conventionalized
Designs),这些图案也常出现在印加人的织物和染色的陶器上,这使现代的纺织工人也对他们的纺织物自叹弗如,赞不绝口。而印加人优美的陶器设计、进步的制造技术,至今仍使现代人叹为观止。
马雅人和土尔提克人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Pyramid),但这与古埃及法老的金字塔本质不同,埃及的完全是地上结构。而美洲的金字塔,地上只是一个四角形庞大土台或砖石阶梯建筑,地下才是地窖式的墓穴,称阶梯状逐级缩小,直到底层的棺木。它的塔顶也与埃及的不同,被铲成一个平台,上面建筑一个神庙或祭坛,这正是中国式的祭坛式样。墨西哥的金字塔比后来的马雅人还大,但只是用土砖坯砌成,表面由混凝土涂抹。不同与用石头砌块与碎石填缝的乔露拉(Cholula)的金字塔,所占面积比埃及的乔普斯(Chopes)金字塔大两倍,但不如乔普斯的高大整齐。这与中亚的波斯波利斯(Perspolis)和东亚中国的古陵墓结构类似,最惊人的是最近在北美发现的帝王墓,与中国陕西的秦皇陵极其相似,墓中都有活人殉葬。
印第安人的墓穴屋顶是由许多圆形的拱桥组成,墙壁上刻满各式各样的壁画,还有神秘象形文字,这只有万年前的古埃及和中国才有,但只有中国的象形文字流传下来。至今西方科学家们仍不能破译这些图象文字,因为西方传统文化历来都是拼音文字,西方科学家们只是停留在这样的表面争论中:美洲象形文字是独立发生?还是由亚洲传入?
在建造金字塔时,阿兹提克人崇拜太阳轮(The Aztec
Calendar)的指导,马雅人则按照罗盘的四角据定他们的方位。这实际上也正是中国用八卦图掐算日子,以罗盘定风水宝地的传统。而金字塔的四周以雕刻精细的城墙围绕,也类似中国和印度的传统。

阿兹特克太阳石(Aztec Sun Stone)
从总体看,美洲古文明仍然没有超出人类少年期“新石器时代”的范畴,但阿兹提克等民族在某些方面,则远远超越了那一时代,他们不仅制造黄金、白银,也已开采红铜和锡矿,并可以把这两种矿石合炼成坚硬的青铜器了,他们在机械制造上的技术也是上乘的。十四世纪后,西班牙侵略者在秘鲁和墨西哥掠夺了储存在那儿的大量金银和珠宝。一九二零年在义窟渡尔(Ecuador)的山中,美国挖掘出大量武装甲胄、精密的妆饰品和无数黄金珠宝,现在保存在宾西法尼亚大学,这是自西班牙入侵以来发现的最大宝藏。
【资料12】奇异的工艺、风俗与残酷的宗教
西方科学家坦承:印加人的耕作者和工程师已超过了同时代的欧洲人。他们建设城乡,开山铺路,设置驿馆(这种文化只有中国古代有过)的技术水平据实很高,只是当时的辉煌现在已一无所有了。但在马雅的玉嘉坛仍可以看到昔日的石铺大道,畜水池和地下水槽的遗迹,这些建筑都是用坚固的三合土筑成,以保存水量,供干旱季节饮食。那时土地的所有权仍是部落的而非个人,从这点来看,中国周代以后就没有再大规模移民美洲,因为东周战国时,中国封建社会结束,全面私有制已先在秦国,后在各国开始了,中国历代的土地都属私有。阿兹提克人还拥有了农业灌溉所用的沟渠,和用凿好的石头砌成供应皇宫饮用的水库,他们还没有耕犁,而使用尖锐的木棍、木铲,和青铜锄头耕耘。
印加人那时已使用铜或金泥制作的流通货币,他们有商人组成的行会商队,住在各地驿站,做远距离贩运、销售货物,印加文中没有买和卖这种字眼,但他们的语言却能将酒的度数区别得很
。而阿兹提克人则只允许成人饮酒,幼儿饮酒者则“杖死”;酒醉闹事者也得用石头砸死(这与中国商周以前就订有严厉“戒酒律”相似);诽谤者需以
木火把贴着头皮把头发烧光;偷窃金银者则要活剥肉皮来祭祀金神;惩罚儿童的方法竟然是:若无其事地把孩子的头按在火上熏烤;而宫廷的祭师们常在金字塔顶的祭坛上,杀活人做为牺牲,先剥开其胸,取出心脏祭神,再支解身体,大家一起分而食之;有些祭奠日子,阿兹提克人把婴儿画成花脸,再贴上纸翼,做飞鸟滑翔,摔死祭天;有时把活人的皮剥下,众人在上面跳舞;所以他们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就是:祭司或殉道者对神的血祭,做法是隔一间一,将众人的舌头穿孔,以一条血淋淋的细长绳贯穿在一起,这也正是中国古代道士所谓的“拉索祭天”的道教仪式。
有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图画是:几个厨师在火上烤着人肉,旁边的桌子上是烧好的人的头骨和手掌,其他几人一边喝酒,一边香喷喷啃着人的胳膊和大腿。而那些古美洲的宗教狂热者,以他们的身体能贡献给祭坛牺牲,并以此为快乐和荣耀,并且心甘情愿,这是印第安人神圣的宗教信仰和神秘文化训教的结果。从宗教和司法角度讲,阿兹提克族应是最残酷无情的民族,人类历史上,只有中国商朝以前和近东的亚述人有过类似的记载。
在美洲西海岸外,风光奇异的西印度群岛上生活的加利布人(Caribs)是吃人肉的民族,不仅战争中吃敌人,祭神时吃牺牲的活人,自家人也相互吃,就跟我们今天吃动物肉时的情景,没有什么两样。但他们深恶痛绝的一件事就是偷窃,如果他们任何人的小东西在侧所中找不到了,就说:“一定是基督徒来过”。
在墨西哥和中美洲,贵族和皇室玩一种类似与蓝球的游戏,他们竞赛把像皮球抛入两个环中任何一个;美洲织物和古雕画中的一些代表富贵和长寿的图案、字符,有些与亚洲宗教的字符一样;秘鲁人爱以诗文吟唱,穿着类似中国歌仔戏中的长袖戏装,自演自娱;马雅人和墨西哥人有各种神和动物的雕刻面具,戴着精制的头饰和长发,人们喜欢在脸上涂彩色,爱好香料,用刀、火和草药纹身和画体,以穿耳和洞鼻为美,也喜欢削牙和镶牙。更有一种特殊的风俗:用木板把婴儿的头逐渐压扁,成为一个塔糖(sugar-loaf)的形状,并使婴儿从小开始斜眼,人们以此为最美。
在北美的一些族裔中,一名印第安男孩,一夜之间与五十名女孩在一个大房间睡觉,当男孩与前一女孩结束后,另一个女孩就假装嗑嗖,向男孩叫春。
【资料13】欧洲侵略: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在十五世纪哥伦布(Columbus)年代以前,中国航海志中曾数度记载,中国商人南洋航海途中,遇到台风或乱流而迷失方向的故事:船队随着季节性的“太平洋黑潮(从西北方的亚洲流向东南的美洲)”,东漂月余后,到达一处陌生的大陆,并遇到奇异的土人。最后他们历尽艰险回到中国时,还以为所到的仍是南洋呢。航海和历史学家怀疑他们所到的就是美洲大陆,显然那时中国不但已有了抵达美洲的能力,还有回航的能力。
实事上明朝的时候,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强的航海大国,郑和曾率领一百三十余艘各种舰艇组成的庞大舰队,使用先进的罗盘导航技术,先后六次远征南洋、印度洋沿岸和非洲大陆,无论其船队的规模或舰艇吨位(大约一千七百多吨),都是后来的哥伦布探险队的几条小船(最大的二百三十吨)所无法比拟的,只是他们之间目的不同:一个是巡抚探访,公平贸易,一个是武装掠夺、扩张殖民。
十四世纪欧洲逐渐从千年的“黑暗时期”复苏过来,在古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在欧洲中心的意大利,开始了催生近代化发展的“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运动,它在发掘以前和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的瑰宝的同时,也开始了自身的启蒙和创新。当时年轻的哥伦布就参与其中,被人们创造的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深深吸引,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幻想。此时欧洲正流行一本对欧洲近代史产生深远影响的书,它就是《马可.波罗游记》,它描绘到: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Cathay(中国)”。哥伦布在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怀才不遇,就来到当时欧洲最活跃的西班牙,毛遂自荐游说西班牙君主贝迪南和依萨伯拉,出资派船让他探访中国和印度。百年以后,意、西两国常常为争夺哥伦布的归属权,而撕破脸皮。
一四九二年,哥伦布自信他的船队终于到达了印度,绕过半岛就到中国了。所以把中美洲外海上的岛屿取名为:西印度群岛(West
Indian),而当地美洲人称为“印度人(Indian)”,即印第安。到底哥伦布环球探险的目的是寻找人间天堂的中国呢?还是某些现在西方历史学家所谓:“为西班牙君主在大洋中寻找和占有群岛和大陆”?至今众说纷纭。
七十年前经典文化史学家桑戴克(Thorndike),在笔者现在读书写作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他在图书馆著书写到:“哥伦布始终认为他已到了中国的边界,过了印度就是他梦寐以求的人间天堂了,他至死都抱着这一信念呢”。
此后哥氏的船队几次后续航海探险,抢在别国之先,用武力征服美洲人,占领了美洲的大多数土地,另一个早期航海小国葡萄牙也分得一份美羹。而哥氏发现“遍地黄金”的中国和印度的美妙故事,迅速传遍欧洲,各国都开始造船出海,也来抢夺美洲和别的国家了。
早期西班牙和欧洲列强对美洲占领时,遇到美洲人的顽强反抗,他们使用原始的石刀、石剑(已没了他们祖先使用过的金属盔甲)护卫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与白人战争,虽然屡战屡败,但依仗人多势众,宁死不屈,使这些西班牙侵略者损失严重。开始由佛罗里达出发的纳瓦兹(Narvaes)远征队,共三百人在历时八年的内陆征服,到达北美加利福尼亚的时候,只剩下四人。因而这些西人十分野蛮和残忍,他们使用先进的火药枪和大炮,大开杀戒,掠夺美洲人的土地、财富,烧毁他们的村庄,不惜把这些“印第安人”赶尽杀绝。
1518到1521年,西班牙科德司(Cortes)征服阿兹提克人夺取墨西哥;1532年,比撒罗(Pizarro)征服印加人占领秘鲁;1505年,科罗那多(Coronado)探险时发现了大峡谷;1541年德.苏图(De
Soto)发现密西西比河。
十六世纪时,荷兰和英国逐渐战胜西班牙,加入了对美洲的掠夺,到了十七世纪法国人也并入掠夺、奴役者的行列,德国因那时陷于内战,始终没能伸出手来,只有大量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移民美洲。荷、英、法殖民者与西班牙所不同的是:千方百计地把印第安人赶走、消灭,或与那些从非洲贩运来的黑奴一样,隔离起来,连南美西班牙式的混血民族也没有出现,使北美大陆成了纯粹白人的天下。
现在美洲大陆上,人们依然沿用印第安人的旧名称。欧洲人从印第安人那里学会了吸烟,嚼烟;种植和食用玉米、南瓜,胡椒、马铃薯和番茄、花生;制作和享受秋千摇床、独木舟、雪橇和雪鞋;做薯糖(maple
sugar)、朱古利(chocolate)、香草(vanilla);制造治疗梅毒的萨尔沙(sarsaparilla)、医治疟疾的金鸡纳霜和葛根粉(arrow-root)等类似中国的草药。
当年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大部分与西班牙人混血,变成了今日的“南美人(即美西混血儿)”,少部分被追杀、压迫到一些保留地,或穷乡僻壤和山区森林之中,过着更野蛮原始的生活。自此,原有五百万之众、遍布美洲的印第安各族,人口剧减,被一步步逼向了亡种灭族之路。至今美洲大陆上纯种的美洲人已不超过几十万人,且正在继续减少、逐渐消失。
【资料14】中国研究:揭开美洲古文明之迷
中国历史发展到十七世纪,由于长期安闲懒惰,封闭自守,没有竞争,竟被另一个比她落后许多的游牧民族征服,清朝的部分政治状态倒退成封建贵族专制,虽然历经两百多年同化,贵族统治者的本性仍然未除,使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最终失败,坠入内战外患的深渊,直今仍然内战不止,自顾不暇。目前中国没有一个学术组织参与研究美洲古文明,更没有国内相对开放的学术自由、国际交流的畅通无阻,为国内研究人员提供基本的研究条件、及遥远的美洲古文明的信息。
西方科学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中国文明与美洲的关系,或大多缺乏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或者缺乏对中国文化和美洲文化的共同研究,结果总是不得要领,至今美洲古文明的很多神秘和迷团,仍然无法解开。笔者的这点美洲文明的资料,都是取自西方对美洲文化长期研究的书籍,但唯独关于中国文化的部分,在西方学术资料中或者一知半解,或者无资料可查。
一八九八年,也就是百年前的今天,一代国学大师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失败,远离祖国经香港、日本流亡北美,他专门参观美国印第安人的保留地(Indian
Reservation)时大吃一惊:这些美洲人的眼睛、皮肤、头发、语音为什么如此象中国人?后来,他访问墨西哥,并受到墨西哥总统的亲自接见。到马雅文明遗址研究后,他发现:“此处一砖一石,一城一庙,与我万年来的中华文明无异也”!当他看到那些传统印第安人被压迫在穷乡僻壤,住在落后的农屋、过着原始的野蛮生活、穿着粗糙简陋织物时,更沧然泪下:“此乃我族同母兄弟也,沦落至此,情以何堪!若我族贪图安逸懒惰,不奋起直追,不思不改,必有今日矣!”
又一个百年过去了,中华民族内战外寇、政治混乱、文化革命不止,国家民族的实质发展却止什么也没有改变,而飞速发展的世界各国早已遥遥领先,并面临下一个崭新世纪了……
199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举办了一个“墨西哥马雅文明艺术展”,墨国展出的不太显眼的一堆“玉石上的雕刻画”,忽然吸引了一位来自中国学者的注意。著名的《LosAngeles
Times》在它的头版头题报道:
中国来的王平(译音)教授认出了146个象形文字的一部分,他甚至可以读出它们的读音,并翻译出了它们的意思。“这类似中国的甲骨文”,王说。他是一名中国甲骨文研究专家。王还指着一块大玉石上的四个图案说:“这是悬在皇宫的匾额,中国古代常见,四个字的意思是:[Kingand
Ancestor Founded the Base of Country]”(尊王奠基)。
报道最后说:很多教授对此感到震惊,也有的教授对此怀疑,但多数教授要求与王合作研究。现在,王带着大量的甲骨文图象拓片,回中国去了。从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中国王教授”的任何信息……然而大量的问题仍然等着人们去寻找答:美洲文明为什么忽然兴旺起来?然后为什么又忽然消失了?那些神秘的图象文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到底记录了些什么秘密?印第安文明覆灭前到底发生了些什么?是否美洲人的宿命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显然若这样下去:中国学者不能参与这些人类宝贵文化遗产研究,西方学术界也不与中国合作更祥细、综合的学术交流,随着美洲各地的文物古迹正遭受的人为和大自然的迅速破坏,神秘的印第安古文明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迷。
【资料15】苗族太阳历
苗族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定居的民族之一。远古时期,苗族文化科技十分发达,从近期发掘的苗族古历足见一般。苗族古历,丰富了中国与世界历法体系。
据中国著名天文学专家陈久金教授考证:苗族有古历体系。迄今为止,还没有他人能够推算、编写出苗族古历。中国苗族古历体系属阴阳历,以太阳历为主。
苗族古历以十二生肖记时、日、月、岁,一岁365.25日,阳历平岁365日,闰岁366日。每岁分为动月、偏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其中1、3、5、7、9月5个月为月长日,每月31日;动月、偏月、2、4、6、8、10月等7个月为月短日,每月30日。以“冬至”为岁首、年首、节首、气首,属中国历法“子正人统”。一岁分“冬至”(阳旦)、“夏至”(阴旦)两个年节,“冬至”前一日为苗历大年。一岁分冷季、温季、热季三季,分上半岁和下半岁,每半岁中冷季、温季、热季各占两个月,一岁中冷季、温季、热季各占4个月。上半岁由“冷渐热”,下半岁由“热渐冷”,岁岁循环往复。4岁1闰,附加值为1日,闰在动月,亦即岁首,闰月31日。苗历10月的最后一日为除夕夜(“冬至”前一日)。动月的第一个子日、丑日、寅日分别为天岁节、地岁节、人岁节。因此,有“岁首初日不出门”的苗习。十二生肖来源,与中国远古十二个氏族有关。用十二生肖记时、日、月、岁,一岁分12个月,一日分12个时辰,岁、月、日、时固定不变,日按十二生肖相记,循环使用。建制以“建”作日首,固定循环使用。
二十七宿与苗族九卦有关:苗族先民还用所住房屋的相应方位与十二生肖辅助记时、日、月、岁,将一日分为夜、晨、昼、昏4个时段,与十二生肖相配记为“大门口、堂屋、左屋、屋后、右屋、屋顶”,观测日出日落。阴历从月圆到下一轮月圆为1个月,每月分27宿。阴历平岁358日,闰岁387日。动月、偏月为月短日;1-10月为月长日。月长日30日,月短日29日,闰月29日。苗族古历不论阳历或阴历均在岁鼠、岁辰、岁申置闰,每4岁一闰,闰动月。苗族古历体现了“一分为三、三位一体”的苗族生成哲学观和“九卦”立体思维观(即前后、左右、上下、表里、中或东、南、西、北、中、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苗族先民崇拜“日、月、星”,视三光为纯洁之至。苗族先民认为组成宇宙万物的原生物质为雷、龙、夔三种(意译为水、火、气),记为“三专”;“五行”分别依次为光、气、水、土、石。大尧(亦称鬼谷先生)归顺黄帝(自称天子),大夔妹嫘祖(雷祖)嫁给黄帝为妻后,大尧为讨黄帝之好改九卦为八卦,改一分为三(阳、阴、不阳不阴)为一分为二(阳、阴),改立体思维为平面思维。将十干支与十二生肖结合创天干、地支、六十甲子(汉书有此记载)。改27宿为二十八宿。将五行按平面方位及所产之物改为金、水、木、火、土(西、北、东、南、中),同时与金、水、木、火、土星、日、月相配创七曜历。《七曜历日》乃我国现存最早的历书。
中国苗族古历与古埃及历同属太阳历,但比距今6200年的埃及历还要早3800多年,每岁365日,4年一闰;不同的是古埃及历闰年的附加日为6天,苗族古历闰岁的附加值为1日。苗族古历与太阳回归年长度365.25日一致,天狗周期为1460岁,准确率高。
中国苗族古历与联合国公布的“未来日历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合。苗族古历比现行公历、阴历每月的日数单一,且闰法简单,易于掌握和运用。
中国苗族古历体系表明十二生肖、七曜历和二十七、二十八宿均产生于中国,后传入巴比仑、印度等国。由此可见:中国苗族古历是中国历法之母,也是世界历法之母。
【资料16】古代玛雅人祭祀月亮之谜

月亮金字塔位于墨西哥,坐落在特奥蒂瓦坎古城城北,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
一名考古学家11日说,古代玛雅人将其他部落的人押送数百公里到现在的墨西哥城,然后将他们杀掉,祭祀月亮金字塔。这种行为持续了几个世纪之久。
考古学家对2004年在墨西哥特奥蒂瓦坎遗址月亮金字塔内发现的50多名人祭骨骼进行了DNA测试,结果显示,这些牺牲者均来自距离遥远、位于太平洋或大西洋沿岸的其他玛雅部落。他们被杀死献祭的年代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50年间,其中许多人被斩首。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内被杀,用于建造金字塔不同阶段的祭祀。
考古学家还在人祭骸骨周围发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残骸,包括美洲狮、北美丛林狼、鹰和蛇,以及黑曜石刀等大量珍贵的文物。
【资料17】Ostrusha墓(tumulus)

Ostrusha墓建于公元前480年,1993年被发现,位于保加利亚的昆村(Krun village)希普卡镇(Shipka town)之间。Ostrusha墓为色雷斯人(Thracian)的墓葬
。

Ostrusha墓天花板 |

天花板画——红发美女
墓葬物品 |

玛雅龟靶(艺术) |
【资料18】保加利亚太阳历
 
保加利亚太阳历与中国十二生肖
The Bulgarian calendar was of the solar type, subordinate to a
12-year cycle. There were 364 days in a year, divided into four seasons, each
consisting of three months. There were 31 days in every first month of a season,
the remaining ones numbering 30. The introduction of a special additional day
permitted the equalizing of the solar and the astronomic year. The problem of
the essence and origin of the Bulgarian
solar calendar has become a fashionable
subject of debate in recent years. Some attribute its creation to the emul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models. Others, on the contrary, consider it an original
Bulgarian creation and claim that other peoples borrowed it from our
forefathers.
保加利亚太阳历含有明显的中国元素:太极、十二生肖。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与中国完全相同,太极部分明显是地球的欧亚大陆和太平洋。这里可能隐含着对中国“太极图”的另一种解释。
【资料19】犹太历(Jewish Calendar)
犹太历与中国农历十分相似,按三个周期设置日历: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日)、月亮的公转周期(29.5日→月)、地球公转周期(365.25日→年),既12.4月亮月=1年。The
Jewish calendar is based on three astronomical phenomena: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about its axis (a day); the revolution of the moon about the Earth (a
month); and the revolution of the Earth about the sun (a year). These three
phenomena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so there is no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m. On average, the moon revolves around the Earth in about 29½ days.
The Earth revolves around the sun in about 365¼ days, that is, about 12.4 lunar
months.
公历不考虑月亮月,人为地将1年分为12月,长度为28、29(闰)、30、31天。The civil calendar used
by most of the
world has abandoned any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on cycles and
the month, arbitrarily setting the length of months to 28, 30 or 31 days.
犹太历与地球自转、公转和月亮公转弥合。小月29天,大月30天,与月亮公转周期29.5对应。1年为12月或13月,与12.4月亮月对应。The Jewish
calendar, however, coordinates all three of these astronomical phenomena.
Months
are either 29 or 30 days, corresponding to the 29½-day lunar cycle. Years are
either 12 or 13 months, corresponding to the 12.4 month solar cycle.
由于12.4个月亮月为地球1年,每年误差约11天,每19年正好一个循环周期,也就是每19年7个闰月(Adar
I),闰月加在第3、6、8、11、14、17、19年中。Adar I is added in the 3rd, 6th, 8th, 11th, 14th,
17th and 19th years of the cycle.
 
犹太族徽中“△”代表男性、“▽”代表女性,犹太徽代表阴阳和合,与汉字“予”( )同构。
犹太历与中国的阴历或夏历差别很小。犹太历总是在年末置闰月,中国汉武帝后按“不包含中气(雨水→正月,春分→二月,谷雨→三月……)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置闰。另外由于犹太历适应地中海地区气候,以3月-4月为尼散月(Nissan)作为正月,中国以北半球“立春”附近为正月,有节前春或节后春的现象。
英文English |
月份Number |
长度Length |
公历Civil Equivalent |
尼散月Nissan |
1 |
30 days |
3月-4月March-April |
以珥月Iyar |
2 |
29 days |
4月-5月April-May |
西弯月Sivan |
3 |
30 days |
5月-6月May-June |
搭模斯月Tammuz |
4 |
29 days |
6月-7月June-July |
埃波月Av |
5 |
30 days |
7月-8月July-August |
以禄月Elul |
6 |
29 days |
8月-9月August-September |
提斯利月Tishri |
7 |
30 days |
9月-10月September-October |
玛西班月Cheshvan |
8 |
29 or 30 days |
10月-11月October-November |
基斯流月Kislev |
9 |
30 or 29 days |
11月-12月November-December |
提别月Tevet |
10 |
29 days |
12月-1月December-January |
细罢特月Shevat |
11 |
30 days |
1月-2月January-February |
亚达月(1)
Adar I 仅用于闰年(leap years only) |
12 |
30 days |
2月-3月February-March |
亚达月(2)
Adar II
(called Adar Beit in leap years) |
12
闰年为13月(13 in leap years) |
29 days |
2月-3月February-March |
宗教历正月是尼散月(Nissan),但犹太人的民事历新年是在提斯利月
(Tishri)(即宗教历七月)。犹太历法一年十二个月有
353、354、355日,有三个不同日数。在闰年十三个月则有
383、384385日。这三个日数分别叫做“缺年”、“常年”、和“满年”。现在有颇复杂的系统去决定一年日数。但古时是全凭观察去决定每月的开始。当人观察到新月时,会通知公会
(宗教领袖们)。公会凭两个见证人的口,证明见到新月,他们就正式宣造一个月的开始,又派信差去通知民众。The lunar month on the Jewish
calendar begins when the first sliver of moon becomes visible after the dark of
the moon. In ancient times, the new months used to be determined by observation.
When people observed the new moon, they would notify the Sanhedrin. When the
Sanhedrin heard testimony from two independent, reliable eyewitnesses that the
new moon occurred on a certain date, they would declare the Rosh Chodesh (first
of the month) and send out messengers to tell people when the month began.
【资料20】中国阴历(Chinese Lunar Calendar)
中国旧时通用的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藏历图片
【资料21】古埃及太阳历
古埃及太阳历(solar
calendar)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在公元前3000年代,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Dog
Star—Sirius)的长期观察,制定出一种方便的历法。
把每年一度的尼罗河泛滥日(大约在6月15日,潮头在孟菲斯)定为一年之开始,这一天在下埃及天狼星和太阳恰恰同时相遇在地平线上。智慧的埃及人还根据尼罗河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将一年分为泛滥、播种和收割3个季节,每一季节为4个月,共12个月,每月30天。年末余下5天称“闰日”,作为节日,如此全年共365天。
遗憾地是,这种历法比现行的阳历要少6个小时,每隔4年就误差一天,每隔120多年将有1个月的出入。如此累进,400余年后,将会周而复始。
但更重要之处在于,古埃及太阳历的制定对后世其他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盖约•儒略•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在埃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的帮助下,对罗马的历法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改,形成了著名的“儒略历”(Julius
Calendar,又译为“朱里亚历”)。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组织科学工作者继续努力,按哥白尼日心学说重新修订,形成了“格里历”。它在世界普遍应用,
我国解放之后把它称之为“公历”。

古埃及数字:十进制数,没有“0”;玛雅数字:二十进制数,“0”表示一个周期结束,表示“全”。
|

|
【资料22】伊斯兰历(Islāmic calendar)
伊斯兰教国家和地区采用的历法,又称回历。它纯粹以朔望月为历法的基本单位,奇数的月为30日,偶数的月为29日,平均每个历月为29.5日。积12个月为一年,共354日,12个朔望月实际上约有354.3671日。为使月初和新年都在蛾眉月出现的那天开始,回历采用置闰的办法,每30年为一周,共加11个闰日。在30年循环周期中,第2、5、7、10、13、16、18、21、24、26、29各年为闰年。闰年在12月底增加一日,共355日。
回历年比公历年约少11日,因之岁首逐年提早,约33年循环一周(即比公历多出一年)。
回历的起始历,元定在穆罕默德从麦加迁到麦地那的一天,即儒略历公元622年7月16日(星期六)。
此外,伊斯兰教历9月为伊斯兰教斋月,对这个月的起迄除了计算之外,还有看月的规定,即在8月第29日的傍晚,如见新月,翌日即为9月1日(进入斋期),8月仍为小建;否则,第3日为9月1日(进入斋期),8月变为大建。到了9月29日傍晚,亦须看月,如见新月,翌日即为10月1日(开斋节),使9月变为小建;否则,斋戒再延1天,9月仍为大建。该历对昼夜的计算,以日落为一天之始,到次日太阳落时为一天,即黑夜在前,白昼在后,构成一天。回历十二个名称如下:
一月,穆哈兰姆月
Muharram,意思为“圣月”,在一月内除了自卫外禁止打斗。
二月,色法尔月
Saphar,意思为“旅月”,去往也门或以色列的阿拉伯商队一般于二月出发。
三月,赖比尔·敖外鲁月 Rabia Al Awwel,意思为“第一个春月”。
四月,赖比尔·阿色尼月 Rabia Al Thani,意思为“第二个春月”。
五月,主马达·敖外鲁月 Jomada Al Awwel,意思为“第一个干月”。
六月,主马达·阿色尼月 Jomada Al Thani,意思为“第二个干月”。
七月,赖哲卜月
Rajab 意思为“问候月”。
八月,舍尔邦月
Sha'ban 意思为“分配月”,为第二个圣月,禁止打斗。
九月,赖买丹月 Ramadan 意思为“热月”(斋月)。
十月,闪瓦鲁月 Shawwal 意思为“猎月”。
十一月,都尔喀尔德月 Dul Qa'dah 意思为“休息月”,为第三个圣月,禁止打斗。
十二月,都尔黑哲月 Dul Hijjah 意思为“朝圣月”,第四个圣月,是向麦加朝圣的月份。
伊斯兰教历的星期,使用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法,金曜(星期五)为“主麻日”,穆斯林在这一天举行“聚礼”。
两河流域通过观察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编制了太阴历以七天为一星期,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
【资料23】卓尔金历的起源和玛雅古文明的宇宙(Universe)
卓尔金历的确切起源仍属未知,然而现存数个理论。其中一个理论提到,卓尔金历是由以13与20为基数的数学运算而来,13与20对玛雅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数字。20是玛雅数字系统的基数,来自于人类手指与脚趾的总数(详见玛雅数字),而13象征着神明所居住之天界中的层级数,两个数字相乘等于@拉。另一个理论提到,260天的间隔是从人类的孕期而来,这个数字与从第一个该来却没有来的月经期开始算起,到分娩期间的平均天数266天很接近,而不是内格莱氏法则(Naegele's
rule)中从最后一次月经开始算起到分娩的40周(280天),故有人推测卓尔金历原先是由助产士为了推估婴儿的预产期所发展而来。
杰米·萨姆斯(Jamie Sams)说:“北美印第安人第一个历法是“龟甲历”(Turtle's
shell)”。乌龟是地球上最具繁衍能力、最具能耐力和长寿的生物。由龟背甲内圈13块盾形成玛雅卓金历(Tzolkin)的13月或“神环”(Sacred
Hoop)或“医轮”( Medicine Wheel)。Associated with the powers of endurance and
longevity, the ancient vertebrate Turtle has 13 scales on its shell. "The first
calendar that North American Indians ever had was Turtle's shell...The Earth
Mother, who was represented by the most fertile creature of our planet, the
Turtle, showed our Ancestors how to mark the passing of each moon cycle.
Turtle's shell bore the 13 moons of the year inside of a frame that formed the
circle we call the Sacred Hoop, or Medicine Wheel - representing the
relationship of all life to all life." -Author Jamie Sams
玛雅宇宙观,根据考古学家保罗·克里切赫夫(Paul
Kirchhoff)的考证:
玛雅人认为宇宙是由三层构成:天界、地界、冥界。“天”由13层、“冥”或阴间为9层。火神或太阳神位于中间,“地”环绕中间延四个方向展开。(Pre-hispanic
peoples conceived of the universe as three-tiered: the celestial level, the
terrestrial and the underworld. The first was composed of thirteen levels and
the underworld by nine. The terrestrial realm had a fundamental center,
inhabited by the old fire god called Huehueteotl-Xiuhtecuhtli and from which
spread out the four directions of the universe.)
宇宙的方位(Directions of the Universe)
水平方向(Horizontal image):
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颜色为红色和太阳符为“芦苇”,代表“阳”的部分,由农神管理( East, place where the
sun rises, identified with the color red and the glyph "reed," governed by the
god Xipe-Totec; it was the masculine part of the universe.)
西方,颜色为白色和太阳符为“房子”,代表“阴”的部分,由羽蛇神(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人与托尔特克人崇奉的重要神袛) 统治。(
West, associated with the color white and the glyph "house" ruled over by
Quetzalcoatl;
it was the region of women known as Cihuatlampa.
北方,颜色为黄色或黑色和太阳符“燧石刀”,代表寒冷和死亡的区域,由玄冥神监视。(North, associated with
the color
yellow or black and the glyph "flint knife," it was overseen by the
black Tezcatlipoca; it was the region of cold and of the dead.)
南方,颜色为蓝色和太阳符为“兔子”,代表潮湿的区域,由雨神统治。南方是祭祀的方位( South,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color blue and the glyph "rabbit," ruled over by Tlaloc, the
place of sacrifice known as Huitztlalpam; it was the region lated to moisture.)
每一方位由一种宇宙树来标识。中间的树根直达冥界,枝干螺旋形升至天界,形成宇宙纵向的图象。(Each direction
with
identified with a cosmic tree. In the center there was a tree with roots that
sunk into the underworld and its trunk rose in a spiral, until its branches
reached the celestial level, forming the:Vertical image of the Universe)

玛雅宇宙创生图,中间木棉树是玛雅文明中典型的图案

“每一方位由一种宇宙树来标识”——此两图与中国的《洛书》布局相似
前面五层是月亮、星星和彗星以及金星和太阳。第六、七层分别是蓝色和绿色。第八层可能是风暴。下面三层:白色、黄色和红色,为神居住的地方。第十二和十三天界层为创生宇宙地方。(In
the first five levels were the moon, the stars
and the comets, as well as Venus
and the Sun. The sixth and seventh tiers were blue and green, respectively. The
eighth was probably the place of storms. The next three: white, yellow and red,
were the homes of the Gods or Teteocan.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lestial
levels were Omeyocan, place of duality and home of Ometeotl, the creative
principle of the universe.)
垂直线延展到地下为冥界,分成9个区域(Extending the vertical line down below the
earth, was Mictlan, divided into nine
places):有两山把持山口;有一蛇把守道路;绿蜥蜴州;8个沙漠和8座山;凛冽的寒风;呲坎河;最深层为冥神。(where two mountains
crash together; a snake that guards the path; the place of the green lizard;
eight deserts and eight hills; the cold biting wind; the Chiconahuapan river and
in the deepest level where the home of Mictlantecuhtli, Lord of the Fleshless,
is found.)

玛雅生命树——木棉树
【资料24】北美印第安特拉华部落(Delaware Tribe of Indians)
 
男女服装
在欧洲白人殖民者的到来之前,东泽西的德拉瓦河谷主要是雷纳佩族(Lenape)的居住地,直到荷兰人、瑞典人、以及英国人于1609年来到此区域为止。The name
DELAWARE was given to the people who lived along the Delaware River, and the
river in turn was named after Lord de la Warr, the governor of the Jamestown
colony. The name
Delaware later came to be applied to almost all Lenape people.
Our ancestors were among the first Indians to come in contact with the Europeans
(Dutch, English, & Swedish) in the early 1600s.
 
印第安
特拉华部落的乌龟徽(含有明显中国太极和Tzolkin的20数理)

海洋美洲印第安部落(Marin American Indian)的徽标(1970年)
【资料25】海龟冲浪图

海龟在前往并返回夏威夷海滩过程中潜入碎浪

这是世界一流冲浪摄影师克拉克·利特尔抓拍的系列水下影像
【资料26】中国云南野生动物园,一只兔子跳入猩猩培培的圈内,培培实实在在地开心了一把。它挠挠兔子的耳朵,抓住它的后腿,猛地把它拉到空中,不过,最终还是放了它。

【资料27】身负卦图的白龟再现河南淮阳

9月13日,淮阳县龙湖画卦台附近出现一只身负卦图的白龟,震惊各界,传说中的伏羲文化有了更有力的见证。由于19年前曾有一只白龟出现,此龟是否彼龟,说法不一。昨天,淮阳县官方认为前后出现的可能不是同一只白龟。
画卦台又现白龟
9月13日上午10时许,淮阳县城内的市民蒋相玲、蒋相伟兄弟俩,像往常一样,一块儿到龙湖里打捞水面漂浮的死鱼虾,喂他们家养的鲶鱼。沿湖至城北一公里处,在画卦台西侧神龙桥北50米的湖畔草丛里,兄弟俩发现一只身负卦图的白龟,神色悠然地卧于此。白龟出现处和画卦台前的白龟池仅隔五六十米。“这是祖宗供奉的灵物,是宝贝,世间罕见,快放回湖里!”蒋相玲惊叹之际,看到龟甲上刻有“放生”二字,和弟弟将白龟放入湖里。
然而,白龟入水后,徘徊于水面,就是不肯离去,后又爬上岸来。兄弟俩怕白龟遇到不测遭“黑手”,犹豫再三,最后将白龟带回家中。白龟的到来,给家人带来惊喜之余,又面临难题。“这是国家的东西,咱咋办?”邻人谢长安迅速和淮阳县委宣传部联系,随后,有关部门人员赶来,面对白龟又一次现身淮阳,惊喜万分,嘱咐他们养好白龟。至于是否放生,没有表态。
市民分班护卫“白龟”
蒋相玲兄弟将白龟带回家中后,由于家里没有养殖的地方,带往邻人谢长安家。众人给它或扒蚯蚓,或捕鱼虾吃。“它爱吃鱼虾,一次吃掉14只5厘米长的小鱼!”蒋相玲又惊又喜地说。于是3天来大家想办法给它弄鱼吃。
白龟重现,一时传遍县城,人们争相观看。热情接待观看者的同时,给蒋、谢等人带来另一个难题——白龟安全问题。据市民反映,当年第一个白龟现身养于淮阳文化馆时,就有人觊觎,但由于护卫得力,窃贼未曾得手。“现在白龟在咱老百姓家里,同样要保护好。”身为淮阳县纱厂保卫科支部书记兼民警队长的谢长安,牵头组织护卫队。他哥儿几个和蒋氏兄弟及邻居一二十人,昼夜分两班牵着狼狗持械巡逻保护白龟。为加强力量,甚至连妇女们也动员起来,严加防范,任何可疑的人都不准接近白龟。
灵性白龟状态甚佳
昨天,记者通过淮阳宣传部门介绍,又经蒋、谢兄弟验明身份后,才获准来到淮阳县城钟楼街一条曲折的小胡同深处的谢长安家见到白龟。白龟精神状态极佳,大如小盘,通体黄白色,甲负卦文,头部两则各有一条红色肤纹。龟甲中部刻有“放生”二红字。面对镜头,白龟昂头视之,体态悠然。谢长安之父谢国庆对民俗颇有研究,他向记者介绍此龟卦图,上甲5块代表“金木水火土”,外甲10块是“天干”,下甲12块代表“地支”,周边24块代表24节气。
据《元和郡县图志》载:八卦台及坛,县北一里,古伏羲氏画八卦于此。淮阳有关史料记载,白龟系伏羲定都淮阳后,从蔡水得之,凿池蓄养之,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观万物,根据天地变化取象龟图,绘出八卦。在1984年白龟现身淮阳以前,历史上对白龟的记载,仅出自文人墨客的想像。今年白龟又一次现身,使传说走向现实,可以说,白龟是研究伏羲文化的“活化石”。
19年前后同属一龟说法不一
据了解,1984年8月份,淮阳东关少年王大娃从白龟池钓上一只白龟,重650克,送给文化馆收养,当时专家鉴定白龟年龄为250多岁。1991年7月1日香港回归,取“回归”谐音及意义,淮阳县于当年8月1日放生白龟。由于2003年9月13日出现的白龟甲上刻有“放生”二字,市民们推测,此龟可能是19年前的那一只。谢长安给该龟测量的体重为1150克。白龟的出现引起媒体的关注。有媒体认为此白龟是19年前出现的那一只。昨天,淮阳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此说法有误,无论从该龟的重量推测,或者是从放生时留的标志来看,都不是同一只。他们将尽快组织专家、19年前白龟的见证人对此白龟作进一步的验证。(作者:梁照曾
徐启峰 来源:周口日报 编辑:游莉)
【资料28】河南淮阳伏羲画卦亭
地处黄淮大平原中心的淮阳,自古以来,被古人认定为五方天地的中心,也是全国各民族东移西迁、南来北往的交通中心。淮阳不仅历史悠久,且有16000亩的龙湖。伏羲画卦台、白龟池、弦歌台、司城贞子阁和苏子读书台等诸多名胜古籍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湖中,太昊伏羲陵、伏羲故都宛丘、宋代大诗人张咏的西园、魏曹植的思陵冢坐落在湖滨,淮阳犹如“一座历史文化的官殿”。

三国时代曹植封陈王居淮阳时,曾拜谒太昊陵并赋诗,他在诗中赞颂了伏羲的功德。
相传,远古时期,人对大自然一无所知。天气会变化,日月会运转,人会生老病死,所有这些现象,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人们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都到宛丘问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时,感到很茫然,人们为此每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如何了解大自然这些奇奇怪怪的现象,伏羲经常地环顾四方,举目六合,揣摩着日月经天,斗转星移,猜想着大地寒暑、花开花落的变化规律。他看到中原宛丘一带蓍草茂密,显示象数效果好,惊喜万分,开始用蓍草为人们卜筮。
有一天,伏羲在蔡河里捕鱼,捉到一只白龟,他感到很奇怪:当年石龟救过俺兄妹的命,这白龟很可能是石龟转世,他赶快挖了一个大水池,把白龟养了起来。
一天,伏羲正在往白龟池里放食物,有人跑来说蔡河里出了怪物。他来到蔡河边一看,只见那怪物说龙不像龙,说马不像马,在水面上走来走去,如履平地。伏羲走近水边,那怪物竟然来到伏羲面前,老老实实地站那儿一动不动。伏羲仔细审视,见那怪物背上长有花纹: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节蓍草梗,在一片大树叶上照着龙马背上的花纹画下来。他刚画完,龙马大叫一声腾空而起,转眼不见了。大家围住伏羲问∶“这是个啥怪物呀?”伏羲说:“它像龙又像马,就叫它‘龙马’吧。”
伏羲整天拿着那片蓍草叶,琢磨上面的花纹,怎么也解不开其中的奥妙。这天他坐在白龟池边思考,忽听池水哗哗作响,定睛一看,白龟从水底游到他面前,两眼亮晶晶地看着他,接着向他点了三下头,脑袋往肚里一缩,卧在水边不动了。他面对白龟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渐渐地,他发现白龟盖上的花纹中间五块,周围八块,外圈儿十二块,最外圈儿二十四块,顿时心里亮堂了,悟出了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惟一阴一阳而已。他用通道儿“—”作阳,断道儿“--”作阴,三道儿为一组进行组合,画出八种不同图案。伏羲画出了八卦图,闹得天帝终日心神不安,天帝便命天将下界察看人间出了什么怪事。伏羲用八卦算出了天帝的心机,为防止天将查出八卦图,就把它埋在地下,并在上面栽一棵柏树。在封土的时候,他左一脚,右一脚,南一跺,北一跺,使那棵桕树左看右倒,右看左倒,南看北歪,北看南歪。搞得天将迷了方向,到底没有查出八卦图。后来,他封这棵柏树为八卦柏。今天,人们从旁边看这棵柏树的时候,还是哪看哪歪,很难分辨出它朝哪方向倾斜,人们都说这是伏羲布下的八卦阵在起作用。

河南淮阳宛丘湖伏羲画卦亭前的八卦柏
如今从淮阳老城通往北关中途路东环城湖里,有个方形土岗,那便是伏羲当初画八卦的地方,叫做八卦台。台中央有座八卦亭,亭顶天棚上画有伏羲先天八卦图。亭东有棵歪柏树,便是传说中那棵神奇的八卦柏。八卦台南边一片较深的城湖水域,便是伏羲养白龟的地方,叫白龟池。太昊陵伏羲墓北有个蓍草园,蓍革很硬,伏羲就是用它画的八卦。此草别处找不到,山东曲阜孔庙里的蓍草,还是当年孔子从这里带回家乡的呢。
后人称伏羲八卦为伏羲先天八卦,并把八个卦形命名为前乾、坤、艮、兑、震、巽、坝、离这八个字分别象征天、地、山、泽、风、雷、水、火等。以三道儿为一组变化出八个图形,一阴一阳,一转一动,阴阳消长,变化万千。八卦又组成六十四卦,再加上六爻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即可推测出来。若用四道儿、五道儿等多道儿为一组就能变化出更多的卦形,以致无穷。
伏羲一画开天,是人类认识史上的飞跃,人类从此步人了文明的纪元。伏羲八卦是中国古代人特有的生命哲学。它通过天、地、人的阴阳二气,既将人融于天地万物之中,同时又将万物纳入人类自己的生命体验;它既将天地万物作人性的理解,同时又将人道与天道融为一体。
画卦台上原有不少石碑,正对着画卦台大门,原有伏羲的“先天图”(俗称石算盘)。画卦台正中,还有两块石碑,一块为“开物成务”,一块为“先天精蕴”,分别竖在石龟背上。这些都是伏羲画卦传说的生动写照。
【资料29】齐白石老人画的龟和蛇


【资料30】网上龟和兔的图片











威尔士兔(Welsh Rabbit )

英国大不列颠的兔子于11世纪始由诺曼人从东亚引入,诺曼人把兔子用作食物或和皮毛(Descended
from ancestors in Eastern
Asia, rabbits were introduced to the British Isles in
the 11th century by the Normans who used them for food
and fur.)

棉尾兔在加拿大南安大略省广泛分布,兔幼仔是猫头鹰、隼(鹰)、红猫(北美野猫)、猞猁和狐狸的猎物(The
Cotton Tail Rabbit
is found throughout Southern Ontario
and is a food source; when young; for owls, hawks,
bobcats, lynx and foxes.)
【资料31】历史天文观察
对于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从公元前613年到20世纪初,汉文载籍中共有31次记录,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
《宋史·天文志》:“宋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末。”
在“宋至和元年五月己丑”(即1054年7月4日)开始,有“客星”出现在天关(即金牛座ζ星)附近,星的颜色是赤白。在最初的23天,即使在白昼,其光度如“太白”(即金星)。直至一年多后的“嘉祐元年三月辛未”(即1056年4月5日)才消失不见。
【资料32】北京人寻踪探秘(孟庆祯)
“北京人”头盖骨(额骨)化石真品。这件“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1966年在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主持下发掘出土的一块额骨化石,也是目前保存在国内的惟一一件“北京人”头盖骨(额骨)化石真品,与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属于同一时期。
我们的祖先是一个大写的"人",全世界的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棕种人都在为寻找人类的共同祖先苦苦的寻踪了100多年。
然而人类出现的数百万年历史与地球存在46亿年的历史简直无法比拟。地质学家把地球分成了"代",如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每个代又分成若干个"纪",
一直到新生代的后期才诞生了人类。新生代又分成两个"纪",既第三纪和第四纪,第三纪又包括5个"世",即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第四
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世"指的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更新世早期一般是指200万年上下,中期是指70万年左右,晚期是指12万年到1万年终止。此后才是
全新世。
从100多年的苦苦追寻,人们才从间接的证据推测出人类可能出现于中新世后期,充其量大约距今500万—900万年。而直接的证据只有非洲埃塞俄比亚大约440万年的地猿始祖种可追溯到上新世早期。地球太伟大了,而地球上万物之灵的人类对自身了解得是太少太少。
人是一种以"文化"为特征的社会化动物。要寻找祖先的踪迹,必须首先寻找古人类化石?遗骨?和古文化遗物。古人类化石,特别是头盖骨它能直接告诉我们古人
类的文化信息;文化遗物包括制造的工具、艺术品、装饰品、用火遗迹、居住遗迹等。史前工具大多由石、骨、角、贝壳等原料制成,石器最为重要,因为石器质坚
易于保存,数量多易被发现,百且在青铜器铁器远没出现的史前期,作为生产力两大要素之一的生产工具——石器就成为寻找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因而那个时代就被
称为石器时代;此外古脊椎动物化石、古环境也是揭开人类之迷的重要研究内容。
我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亚地区。揭开东亚地区远古人类文明始于上个世纪
二十年代,我国学者裴文中先生在周口店发现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轰动了世界。在随后70余年的发掘研究,在周口店地区发现人类文化遗存27处;发
现人化石超过260件,代表直立人、早晚期智人三个不同阶段50余个个体?直立人40个左右个体,早期智人1个个体,山顶洞人8个左右个体?;用火遗迹灰
烬层6处,烧骨地点2处;古人类生产工具?石器、骨器?9处;大量装饰品和早期信仰及墓葬遗存1处。可以说周口店是远古人类文化宝库是当之无愧的。同时周
口店遗址也是我国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的发祥地。时至今日仍是我国和世界的一处重要的研究基地。周口店也是世界级科学家?杨钟健、裴
文中、贾兰坡?的摇篮,我国第二代和第三代古人类、古地质、第四纪地质学家也从这里走出。
通过对第一地点?猿人洞?的文化堆集?人类化石、石器?研究可知,7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一直到23万年前古人类才离开这个洞穴。从发现6个头盖骨
可明显看出中国直立人向智人连续进化的进步特征,而与其它地区人类有着明显的不同:即有比较长的矢状脊;脑颅最宽处在中三分之一部分,脸面比较扁平,比较
短;鼻梁比较扁塌,不很隆起;额骨与鼻骨及上颌骨相接成一条大约水平的弧线,上门齿呈铲形等等。
从出土的数以万件石器研究,北京人制造生产工具从打制技术走向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打制技术,主要是砸击法。石制品以小型器为主,以刮削器为主要类型并多向背面加工。这些特点与西方旧石器工业明显不同而独显东亚文明。
大约23万年前,由于猿人洞顶坍塌,失去了居住条件,北京人只好移居它处。而人类历史也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中期。在龙骨山南坡距猿人洞大约70米处,北京人有了新的居住地。
新洞的文化堆集大约在20万年到10万之间。从发掘出的人类牙齿分析,形态比北京猿人进步,各项数据介于北京猿人与山顶洞人之间。
在新洞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中有一半数量的小哺乳动物,约有几千个个体,也有大型哺乳动物烧骨,如象、鹿等,还出土了一粒烧过的朴树籽。说明新洞人已习熟
食,生活方式以狩猎为主,活动地域也比北京猿人更为广阔。特别提及的是在第四地点出土2件磨过的骨片,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磨制骨质工具。
1930年在龙骨山顶北京猿人洞顶之上发现了人类文化遗存——山顶洞。从遗址中出土了分属于8个以上男女个体的头骨,上下颌骨、牙齿及体骨化石,其中头盖
骨就有3个。还发现了一根骨针,一批穿孔的兽牙,小石珠、小砾石、海蚶壳、鱼骨、骨管组成的装饰品。通过我国专家研究证明:山顶洞人是生活在距今2.7万
年的晚期智人。头骨体骨和现代人基本相同,脑容量已达现代人水平。体质明显具备蒙古人种特征,表明山顶洞人是今天蒙古人种祖先。骨针表明山顶洞人懂得缝制
兽皮为衣,既可遮羞又可御寒;穿孔的装饰品孔大且光滑,在不同材料上穿孔说明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相当的钻孔技术,证明山顶洞人解决了吃饭问题,有空闲时间制
作骨针和项链;在埋葬死者时放装饰品和在遗体周围撒赤铁矿粉末,表明山顶洞人已产生原始宗教和怀念思想;石灰岩有烧灼痕迹,表明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和控
制火,大大的提高了生活质量。
从以后的考古发掘证明:山顶洞人及其后裔?晚期智人?生活在以周口店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2003年7月7日中科院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在距周口店遗址5公里处的"田园洞"出土了山顶洞人时期的晚期智人化石?距今2.5万
年?。田园洞因此成为周口店遗址群第27地点;1988年8月,在河北省涞水县?距周口店约60公里?,出土一具完整的,埋藏于3米以下马兰黄土中,距今
2万年的更新世晚期古人类化石;2003年秋季,在和房山区一山之隔的门头沟区的斋堂东胡林,在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1万年至8000年左右?的黄土
古土壤中发掘出一具完整的骨架和烧火的遗迹等文化遗物;1986年,在周口店西南方向,15公里处的拒马河畔镇江营塔照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至
4600年?相当于龙山文化?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这样以周口店为中心的北京人演化链条?50—70万年的北京猿人;10—20万年的新洞人;2—3万
年的山顶洞人;8000—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演化时序完整地链接起来了。
在中国,人类起源的探索不仅局限于周口店。1964年,在陕西蓝田发现了一个猿人头盖骨,经测定距今115万年。1965年,在云南的元谋发现两颗猿人的
上门牙,与北京猿人的门牙大同小异。经测定距今170万年。"北京猿人"?50—70万年?退居到晚辈的地位。那么,北京人是从哪里来的呢?又分布到哪里
去了呢?
1978年我国古人类学者在河北省北部泥河弯盆地发现了小长梁、东谷坨等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
泥河弯盆地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桑干河由南向东贯穿整个盆地。整个盆地的河湖相沉积由灰色、褐黄色、黄绿色的砂层、钙砂质粘土、砾石相互叠压组
成。由于桑干河和雨水的切割侵蚀,整个地形支离破碎,层层迭迭达100多米。小长梁遗址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官亭村西北约500米处的桑干河右岸。经发掘与
石器共存的哺乳动物化石有鬣狗、古菱齿象、三趾马、三门马、羚羊、腔齿犀,不能详定种名和属名的啮齿类和牛。三趾马是第三纪的标态性动物,一直延续到第四
纪?更新世?早期。古地磁测得年代距今180万年左右,为东亚地区存在距今早于100万年的人类活动提供了实证。
小长梁石器构成以小型器为主,几乎不存在大型石器。硬锤直接打击是打片普遍采用的技术,同时出土了少量的砸击石片。砸击法加工石器的方法源自北京猿人的说法被突破,从50万年提前到100万年前。小长梁是东亚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早更新世,为了生存,小长梁古人类的一支,带着他们砸击法加工石器这一东亚独有的石器工业法在不断追逐猎物沿桑干河与永定河流域一路迁徒来到周口店的龙骨
山,成为北京猿人。在这里生息、繁衍几十万年,留下了灿烂的古人类文明,大约在23万年前,他们后裔的一支又溯永定河、桑干河返回泥河湾盆地,成为许家窑
人。
许家窑位于山西省阳高县古城乡许家窑村东1公里的梨益沟西岸。这个地点虽然没有完整的头骨出土,但分散的单独块数不少,有顶骨、枕骨、颞骨、上颌骨、下颌
骨及牙齿,其中顶骨就有12件之多。从这些头骨的测量数据分析,门齿呈明显的铲形;头骨厚度、大脑窝、小脑窝的比例面积等,都与北京猿人相似或接近,但又
明显与现代人不同,正处于北京猿人不断进化的变异范围内。经年代测定他们是生活在10.4万年—12.5万年"北京人"后裔的一支。
在山西省朔县城西北15公里处峙峪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发现了史前遗址,文化堆集证明与许家窑文化是一种"承袭关系",是许家窑人的后裔,经测定大约生活在28945年前,与"山顶洞人"相当,是关中大地现代人的祖先。
那么,23万年前北京人还迁徙到其它什么地方呢?建国后经过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几十年的考古发掘研究证实,北京的平谷、密云、怀柔、延庆
等地区旧石器文化与周口店北京猿人文化有密切关系或共同点。同时北京人的活动范围,在旧石器时代,向西已远至内蒙古大青山一带。宁夏灵武县水洞沟出土的石
器有"北京人文化"传统。甘肃泾川和陕西长武发现的石制品技术风格与北京人的小石器传统接近。辽宁喀左县鸽子洞旧石器中期文化,是北京人文化的延续和发
展。营口市金牛山与本溪庙后山旧石器早期文化,在石器制作上,与北京人石器加工技术"十分相似"。河南安阳的"小南海文化"是"遥承"北京人文化发展起来
的。贵州桐梓县岩灰洞发现的人牙标本,其性状更接近北京人。
在人类学中,除黄皮肤的中国人被称为"蒙古利亚"人种外,日本、朝鲜半岛、西伯利亚、北美的印地安人、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也都是蒙古利亚人种。因此距今2—
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弥足珍贵,这一阶段是现代人类,尤其是东亚现代人类?蒙古利亚人种?演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国际学术界研究与争论的热点。
众所周之"山顶洞人"已明显具备蒙古人种特征,他是今天蒙古利亚人种的祖先。
而证实山顶洞人走出山洞经平源向外迁徙的有力证据,是1996年在北京王府井的东方广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2.4—2.2万年?文化遗存。这处遗址是
当时人类迁徙中途的歇息地。占地2000平方米的遗址,起码可以证明古人类可以搭建窝棚一类的休息地,几十上百的窝棚连成一片,夜晚篝火点点既抵御猛兽又
可御寒,那是多么壮观的一幕啊?
4万年至1万年间,日本和中国极有可能是陆陆相通,古人类可很顺利到达那里。学术界早就公认,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印第安人的祖先由亚洲经过当时已成陆
地的白令海峡地区,到达北美洲。而山顶洞101号男性头盖骨的有些特征与印第安人极其相似。山顶洞人明显代表了原始黄色人种,而与欧洲古人类有明显差别,
中国人、爱斯基摩人、美州印第安人这三个黄种人支系,极有可能是由山顶洞人或比山顶洞人更晚的但体质特征与之非常相近的古人类,散布于各地后逐渐演变成现
代人。当然,确认黄种人的祖先,还需更多的考古发现给予支持。
太极图和生命树

安徽太极湖村

太极湖村的龟蛇栏水

大理云龙县天然太极图

延川黄河乾坤湾

太极地图

汉画像砖中的嫦娥奔月图。请注意月亮中的蟾蜍
扶桑树
桑树的形象在古代艺术品中也频频出现。古人认为,桑林是与天相通的地方,于是扶桑便成了传说中的通天大树。这种扶桑神树,总是与太阳联系在一起,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较早的是四川广元三星堆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青铜扶桑树座,树身高大,是极为罕见的精品。从湖北战国时期遗址曾侯乙墓出土的扶桑图案中,有一人正站在树下引弓射鸟,后人推测其为古代的神话人物后羿。
到了汉代,扶桑的造型更为多样。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著名帛画上就锈有一棵扶桑树,同一类的树形在湖北江陵马山楚墓的龙凤纹绣中也能找到。但更多的扶桑树出现在汉代的画象石上。这些桑树有的上面栖息着飞鸟,有的树下拴着马匹,还有采桑女正在采摘桑叶的场景。与现实中的桑树形象最为接近的,是战国时期采桑狩腊攻占壶上的图案,在这只青铜壶上十分逼真地刻画了女奴们在桑林中歌舞的情景。

大羿射日帛画。扶桑树和鸟儿

贵港市罗泊湾汉晋古墓群出土扶桑树形铜灯


马王堆出土是帛画

句芒(或名句龙)是少昊的后代,名重,为伏羲臣。死后成为木神(春神),主管树木的发芽
生长。太阳每天早上从扶桑上升起,神树扶桑归句芒管,太阳升起的那片地方也归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来面目是鸟——鸟身人面,乘两龙,后来竟一点影响也没了。不过我们可以在祭祀仪式和年画中见到他:他变成了春天骑牛的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亦称芒童。
美国有一支人种可能源于陕西(王大有)
我们研究证明:美洲原始居民与中华祖先同祖同源,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中华文化与古代美洲文化是兄弟文化,不同地缘却具有同一的血缘基因和文化基因,因而具有同一的文化传统。2006年,我接受拉丁美洲安第斯共同体邀请,在厄瓜多尔土著盖丘瓦族看到了萨母传“阿雅巫玛”法衣(Quechua),这个缝制着我们祖先图腾的法衣给了我很大启示,然后我在厄瓜多尔赤道边又见到了扶桑树,从当地对扶桑树的发音及树种本身的流变发现我国自古以来的相关记载是真实的。
特别是在美国易洛魁部落的莫哈克族的奥次顿哥村,我看到了保存完整的两张鹿皮画,上面是完整的黄帝部落图腾,这个部落同时还保留了诸如习俗、祭礼、器皿等很多类似的黄帝部落标志,这就提示我,这个现存美国的人种很可能是从中国陕西迁过去的。
出现一次可能是巧合,出现两次、三次、多次就不是巧合了。比如类似天安门广场的华表,古代叫博木或天干,他们叫“塔干那”,美洲土著居民至今仍将这个东西放在十字路口,我国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方也是这样,连名字、摆放位置和功能都基本一致。这就不是巧合了。一般说来,我在比较美洲文明和中华文明时,会从物态层、制度层和心态层这三层结构比较研究,可以排除有些人说的这是文化的相似性的说法,这是成千上万年积累下来的“特质文化的同一性”。
我们也赞成“中国—玛雅文化连续体”,但不赞成“同源异质”。正确的提法应当是“同源同质异域”发展的“中国—玛雅文化连续体”。也就是说,玛雅文化是上古中华太昊少昊东夷文化在美洲的重建与发展。玛雅文化传递的正是东夷大汶口文化的基因。文化既然同源,必定同质,否则就不是同源,同源同质文化的原生态是文化基因,文化基因传递形成文化传统和谱系,这才是文化连续体。
玛雅生命树——木棉树
玛雅宇宙观,根据考古学家保罗·克里切赫夫(Paul
Kirchhoff)的考证:
玛雅人认为宇宙是由三层构成:天界、地界、冥界。“天”由13层、“冥”或阴间为9层。火神或太阳神位于中间,“地”环绕中间延四个方向展开。(Pre-hispanic peoples conceived of the universe as three-tiered: the celestial level, the terrestrial and the underworld. The first was
composed of thirteen levels and the underworld by nine. The terrestrial realm
had a fundamental center, inhabited by the old fire god called
Huehueteotl-Xiuhtecuhtli and from which spread out the four directions of the
universe.)
宇宙的方位(Directions of the Universe)
水平方向(Horizontal image):
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颜色为红色和太阳符为“芦苇”,代表“阳”的部分,由农神管理( East, place where the sun rises, identified with the color red and
the glyph "reed," governed by the god Xipe-Totec; it was the masculine part of
the universe.)
西方,颜色为白色和太阳符为“房子”,代表“阴”的部分,由羽蛇神(古代墨西哥阿兹特克人与托尔特克人崇奉的重要神袛)
统治。( West, associated with the color white and the glyph "house" ruled over by
Quetzalcoatl; it was the region of women known as Cihuatlampa.
北方,颜色为黄色或黑色和太阳符“燧石刀”,代表寒冷和死亡的区域,由玄冥神监视。(North, associated
with the color yellow or black and the glyph "flint knife," it was overseen by
the black Tezcatlipoca; it was the region of cold and of the dead.)
南方,颜色为蓝色和太阳符为“兔子”,代表潮湿的区域,由雨神统治。南方是祭祀的方位( South, which
corresponded to the color blue and the glyph "rabbit," ruled over by Tlaloc, the
place of sacrifice known as Huitztlalpam; it was the region lated to moisture.)
每一方位由一种宇宙树来标识。中间的树根直达冥界,枝干螺旋形升至天界,形成宇宙纵向的图象。(Each direction with
identified with a cosmic tree. In the center there was a tree with roots that
sunk into the underworld and its trunk rose in a spiral, until its branches
reached the celestial level, forming the vertical image of the Universe)

玛雅宇宙创生图,中间木棉树是玛雅文明中典型的图案

“每一方位由一种宇宙树来标识”——此两图与中国的《洛书》布局相似
前面五层是月亮、星星和彗星以及金星和太阳。第六、七层分别是蓝色和绿色。第八层可能是风暴。下面三层:白色、黄色和红色,为神居住的地方。第十二和十三天界层为创生宇宙地方。(In
the first five levels were the moon, the stars and the comets, as well as Venus
and the Sun. The sixth and seventh tiers were blue and green, respectively. The
eighth was probably the place of storms. The next three: white, yellow and red,
were the homes of the Gods or Teteocan. The twelfth and thirteenth celestial
levels were Omeyocan, place of duality and home of Ometeotl, the creative
principle of the universe.)
垂直线延展到地下为冥界,分成9个区域(Extending the vertical line down below the
earth, was Mictlan, divided into nine
places):有两山把持山口;有一蛇把守道路;绿蜥蜴州;8个沙漠和8座山;凛冽的寒风;呲坎河;最深层为冥神。(where two mountains
crash together; a snake that guards the path; the place of the green lizard;
eight deserts and eight hills; the cold biting wind; the Chiconahuapan river and
in the deepest level where the home of Mictlantecuhtli, Lord of the Fleshless,
is found.)

玛雅生命树——木棉树

危地马拉Tz'utujil玛雅妇女(Tz'utujil Maya Women from Guatemala)

木棉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