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河图》数理——嗟神龟之奇物,体乾坤之自然
我们借助曹植的视野将宇宙时间倒推2000年,来解读中国文化的渊源:

龟腹甲和龟背甲
1.龟背象天,为阳(yang)——上规隆而法天
-
龟背中央有3个横鳞片,象“乾”(☰)
-
龟背中间5个横鳞片象“”,构成6道,外周鳞片象阳光舒展之形的“气”,“+乞”可以构成“乾”字以象乾卦“
”
-
龟背外圈有25个鳞片,象天数25(1+3+5+7+9=25)
-
龟背内圈有10个鳞片,象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龟背中间5个鳞片应《河图》
《洛书》的5个圈,象五行:水、火、木、金、土,五行合一象太极;还有8个应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2.龟腹象地,为阴(yin)——下夷方以则地
-
龟腹中央有一个“王”字形符号,象“坤”(☷)
-
龟腹甲12块,分左右排列,中间有一个“申”字符,腹甲为黄色象“土”,“土+申”可以构成“坤”字以
象坤卦“
”
-
龟腹甲12块也象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步容趾以俯仰,时鸾回以鹤顾:4肢+20爪+
1头+5官(眼、耳、鼻、口、舌),象地数30(2+4+6+8+10=30)
3.伏羲先天八卦图——静态龟头朝东的乌龟
龟背(乾→南)、龟腹(坤→北)、头(离→东)、尾(坎→西)、四肢(震→东北、巽→西北、兑→东北、艮→西北)象伏羲先天八卦

伏羲先天八卦——一只朝东的玛雅龟,静态八卦图
《易·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4.文王后天八卦图——步容趾以俯仰,时鸾回以鹤顾
龟背(乾→西北)、龟腹(坤→西南)、头(离→南)、尾(坎→北)、四肢(震→东、巽→东南、兑→西、艮→东北)象文王后天八卦

文王后天八卦——一只头朝南爬行的乌龟,为动态八卦图
《周易·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第四章 宇宙数理
自然级数 |
兔子数列 |
龟象数理 |
宇宙物象 |
0 |
0 |
无极 |
真空 |
1 |
1 |
阳太极 |
光子 |
2 |
1 |
阴太极 |
银核 |
3 |
2 |
阴(yin)阳(yang) |
星核 |
4 |
3 |
三生万物 |
恒星 |
5 |
5 |
五行(小衍之数) |
行星 |
6 |
8 |
八卦 |
太阳系 |
7 |
13 |
银河音 |
银河系 |
8 |
21 |
12地支、9宫图 |
地球 |
9 |
34 |
10天干、4象、20太阳符 |
生命 |
10 |
55 |
天地之数 |
宇宙 |
1.龟象数理与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由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生于公元1170年,卒于1240年)发明,也称为兔子数列。这个数列发表在他撰写了《珠算原理》(Liber
Abaci,1202年)一书之中。费波那契数表达式:
0,1,1,2,3,5,8,13,21,34,55……
这个数列由“0”和“1”创始,从第三项开始都是前面两项之和,如:5=3+2,8=5+3,13=8+5……从第三项开始前一项比后一项的比率为黄金比率,这个比率的极限为
(√5-1)/2的无理数,约为0.618。

“龟兔赛跑”——宇宙数理
《老子·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宋《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
自然级数 |
兔子数列 |
龟象数理 |
宇宙物象 |
解释 |
0 |
0 |
无极 |
真空 |
无极表征真空(vacuum)的特征,作为电场、磁场、引力场的介质
真空在宇宙中无处不在,由非能态光子(photon)构成
老子曰:“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1 |
1 |
阳太极 |
光子 |
表征能态光子(photon)的特征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2 |
1 |
阴太极 |
银核 |

玛雅卓金历表征的银核 |

刘氏《河图》表征的银核 |
银核(Galactic Nuclear) 的数理特征:“合五为一”象阳太极,“合十为一”象阴太极
,由银核阴阳太极创生万物。
老子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堇。”

注:如果银河系的双臂都是由正物质构成的话,那么

光子 → 正中子 + 反中子
这个过程在宇宙创生核中生成,如此银河系就由原始星核演变而来。
|
3 |
2 |
两仪
阴(yin)
阳(yang) |
星核 |

光子 → 正中子 + 反中子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物质循环(Cycle of Matter)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由银核孕育恒星的过程是将能量转换为质量,并由银核的高速自旋将正、反星核物质沿其切线相反方向抛射出银核。
E=mc2
爱因斯坦相对论质能转换公式

美国NASA观察到的银核中新形成的年轻恒星
星核是第一代恒星的原始形态,质量大密度高,由银核阳太极(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孕育,一般以“双胞胎”的形式诞生。

最早期的恒星“双胞胎”星核(模拟)
银核以其强大的引力场和高速自旋
,将阳太极锁闭在阴太极内部,并当银核吞吃天体物质后将其分崩离析(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使其复归原始能态物质(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继而通过其内部的阳太极孕育新的天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结论】由此看来《宇宙大爆炸》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 |
4 |
3 |
三生万物 |
恒星
化学元素 |

三原色
从银核中诞生的星核物质在空间中解散为无数的中子,继而通过中子的衰变过程产生质子和电子:中子→质子+电子
。
在恒星中中子、质子、电子通过核聚变创生各种化学元素,重元素在恒星超新星爆炸在恒星坍塌时瞬间合成。
这些抛射到太空中的重物质或残骸就是行星的物质基础。第一代恒星解体后还可以形成子代恒星,如太阳。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5 |
5 |
五行
小衍之数 |
行星 |

黄金正五边形:宇宙中最完美的动态平衡体系
c/b=0.618
b/a=0.618
a/d=0.618
生数 |
3 |
2 |
5 |
4 |
1 |
成数 |
8 |
7 |
10 |
9 |
6 |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位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季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五色 |
青 |
红 |
黄 |
白 |
黑 |
五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官 |
目 |
舌 |
口唇 |
鼻 |
耳 |
五味 |
酸 |
辛 |
甘 |
苦 |
咸 |
五体 |
筋 |
血脉 |
肉 |
皮毛 |
骨 |
五化 |
生 |
长 |
化 |
收 |
藏 |
五嗅 |
臊 |
焦 |
香 |
腥 |
腐 |
五气 |
风 |
暑 |
湿 |
燥 |
寒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 |
恐 |
五疾 |
精神分裂 |
燥狂抑郁 |
抱怨 |
强迫 |
焦虑 |
五笔 |
撇 |
竖 |
折 |
点 |
横 |
|
6 |
8 |
八卦
波浪理论 |
太阳系 |


这里:“0→1”、“7→9”(两端映射),中间会少一个“5”
从银河13音通过“S”形太极线推演伏羲先天八卦图(《易》逆数也)
伏羲月相八卦图表征日、月、地的动态关系
波浪理论表征人类文明、生产力发展、价格波动等的本质特征
美国艾略特(R. N.
Elliott)波浪理论:推进波由“1、2、3、4、5”5浪构成,调整波由“a、b、c”3浪构成。“1”波的顶不能与“4”波的底重叠。第“3”波不能是最短的。“2”和“4”波调整浪经常简单或复杂交替出现。 |
7 |
13 |
银河音 |
银河系 |
13银河音(galactic
tone)取象于龟背,并于地球女性的生理周期和妊娠周期有关,也代表宇宙天界的13层。计算过程如下:
女性月经周期:4周×7天=28天
人类妊娠周期:13×20+6=266天
地球公转周期:13月×28天+1=365天
1+2+3+4+5+6+7+8+9+10+11+12+13=91天
1周(Week)=7天
1季(Season)=7天×13周=91天
1年(Year)=4季×91天+1太极=365天

玛雅金字塔
4季(面)×91天(阶)+1太极(天台)=365天
地球回归年公转周期在“7.13.0.0.0”天(玛雅20进制数,倒数第二位为18进制)中有两个完整的周期,计算得到地球回归年为:365.242天。
(与精确值差17秒)
太阳绕银核公转周期叫银河年
(galactic
year)。1银河年等于4个银河季(galactic
season)。一个银河季用玛雅20进制数表示为“1.0.0.0.0.0.0.0.0”(其中倒数第二位是18进制)折算出1银河年约2.5亿年,与现代科学估算值完全相同。
注:玛雅20进制数倒数第二位是“18”是因为“18×20=360”,“360”因周天360°,为1盾。1盾+5个祭日为太阳历365天。

银河13音(时间)推演《河图》(空间)是一个“S”型双螺旋线
或太极线
其中:中心甲片加两个点象阴阳太极
结论:卓金历(Tzolkin)与《河图》在龟象中同构,共同表征银河系时空特征 |
8 |
21 |
12地支
9宫图 |
地球 |
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十二星座、十二月、十二时辰、人体手足十二经络、人体必需的十二种维生素、木星(岁星)公转周期12年


十二消息卦与十二地支:阳盈为息,阴虚为消
自《复》至《乾》六卦为息卦,自《姤》至《坤》六卦为消卦
其中:子→11月(北)、卯→2月(东)、午→5月(南)、酉→8月(西)

九宫图《洛书》:各线3数之和均为15
文王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与《洛书》的数理关系不得而知,这里是按两者对号落座形式构图的。大致是“3、8、1”中有一个阳爻,归“乾”统领,属阳卦;“4、9、7”中有一个阴爻,归“坤”统领,属阴卦
。
“震→3”是“一阳来复”,表示“春雷”和东方之象;“巽→4”是春风化雨;“离→9”已夏天了;“坤→2”大地滋养万物;“兑→7”金秋收获的季节,喜悦的日子;“乾→6”是西北之象,秋冬交接之象;“坎→1”大地“冰天雪地”冬天之象;“艮→8”的一阳剥离后,春天又来了。
“兑→7”是女孩生理周期;“艮→8”是男孩生理周期。 |
9 |
34 |
10天干
4象
20太阳符 |
生命 |

动态《河图》的双螺旋结构
四方:东方青龙、南方 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
双臂:1+3+7+9=2+4+6+8=20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阳数:“1、3、5、7、9”奇数为阳数
阴数:“2、4、6、8、10”偶数为阴数
生数:“1、2、3、4、5”为生数
成数:“6、7、8、9、10”为成数
四象: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四方:东、南、西、北
四季:春、夏、秋、冬

DNA双螺旋结构
4种生命元素:氢(H)、氧(O)、氮(N)、碳(C)
4种碱基: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胸腺嘧啶(T,DNA专有)或尿嘧啶(U,RNA专有)。

四个碱基对每3个碱基构成一个遗传密码
全部碱基组合共64种与《易经》64卦对应

玛雅卓金历(Tzolkin):13音×20符=260象
中间龙身上有13音,外周为20符
中医针炙人体20经络
20种氨基酸(amino acid)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侧链结构
|
类型
|
丙氨酸
|
Alanine
|
CH3-
|
脂肪族类
|
精氨酸
|
Arginine
|
HN=C(NH2)-NH-(CH2)3-
|
碱性氨基酸类
|
天冬酰胺
|
Asparagine
|
H2N-CO-CH2-
|
酰胺类
|
天冬氨酸
|
Aspartic acid
|
HOOC-CH2-
|
酸性氨基酸类
|
半胱氨酸
|
Cysteine
|
HS-CH2-
|
含硫类
|
谷氨酰胺
|
Glutamine
|
H2N-CO-(CH2)2-
|
酰胺类
|
谷氨酸
|
Glutamic acid
|
HOOC-(CH2)2-
|
酸性氨基酸类
|
甘氨酸
|
Glycine
|
H-
|
脂肪族类
|
组氨酸
|
Histidine
|
N=CH-NH-CH=C-CH2-
|__________|
|
碱性氨基酸类
|
异亮氨酸
|
Isoleucine
|
CH3-CH2-CH(CH3)-
|
脂肪族类
|
亮氨酸
|
Leucine
|
(CH3)2-CH-CH2-
|
脂肪族类
|
赖氨酸
|
Lysine
|
H2N-(CH2)4-
|
碱性氨基酸类
|
蛋氨酸
|
Methionine
|
CH3-S-(CH2)2-
|
含硫类
|
苯丙氨酸
|
Phenylalanine
|
Phenyl-CH2-
|
芳香族类
|
脯氨酸
|
Proline
|
-N-(CH2)3-CH-
|_________|
|
亚氨基酸
|
丝氨酸
|
Serine
|
HO-CH2-
|
羟基类
|
苏氨酸
|
Threonine
|
CH3-CH(OH)-
|
羟基类
|
色氨酸
|
Tryptophan
|
Phenyl-NH-CH=C-CH2-
|___________|
|
芳香族类
|
酪氨酸
|
Tyrosine
|
4-OH-Phenyl-CH2-
|
芳香族类
|
缬氨酸
|
Valine
|
CH3-CH(CH2)-
|
脂肪族类
|
|
10 |
55 |
天地之数
无极+54块龟甲 |
宇宙 |

河图
天地之数=0+1+2+3+4+5+6+7+8+9+10=55
天数或阳数=1+3+5+7+9=25
地数或阴数=2+4+6+8+10=30
生数=1+2+3+4+5=15
成数=6+7+8+9+10=40
天数“25”,其用“20”,减“5”以象五行(水、火、木、金、土),“5”也为小衍之数
,合五为一以象阳太极(能态光子)。
地数“30” ,其用“20”,减“10”以象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合十为一以象阴太极(银核)。
《易经·系辞上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
2.周天360°
玛雅太阳历:18月×20天=360天
彝族太阳历:10月×36天=360天
八卦:8卦×45天(3节)=360天
十二月:12月×30天=360天
二十四节气:24节×15天=360天
六十甲子:3×10×12=6×60=360天
七十二候:5行×72候=360天
若将《洛书》看成行列式:4×5×6+3×1×2+8×7×9-8×5×2-1×7×4-6×9×3=360

二十四节气与十二星座图
3.一年365.2422天
基于13计算(使用13块甲计算,364天的误差合计为1.2422天):4×(1+2+3
+…+13)+1.2422=365.2422天
基于八卦计算(使用全部54块甲计算,将其二分为8和46):8×45.65528=365.2422天
基于二十四节气(基于40块甲计算,将其二分为15和25):15×24.34948=365.2422天
45.65528=5+4+12+24.65528(剩8块象八卦);24.34948这个就是龟背外圈24加一小块;15由龟背13块甲与阴阳太极之和,其中:0.65528+0.34948≈1。
4.玛雅卓金历(Tzolkin)地球年的计算
地球回归年公转时间在7.13.0.0.0(玛雅20进制数,倒数第二位为18进制)中有两个完整的周期。
计算:
7×20×20×18×20=1,008,000
13×20×18×20=93,600
1,008,000+93,600=1,101,600
1,101,600/365-2=3016.082
1,101,600/3016.082=365.242
其中:在1,101,600天与1年365日的周期误差之和等于2年。
5.回归月:29.53天
基于六十四卦计算的月亮年:6×64=384天
十三个月亮:13×29.53=383.89
六十四卦与回归月周期每10年调整1天。
月相与伏羲先天八卦

月相变化的周期——“朔望月”,并不等于恒星月,而比恒星月长些,等于29天12小时44分2.78秒。一个农历月的月相盈亏分别为:朔、眉月、上弦月、盈凸月、下弦月、残月、晦。


《先天八卦方位图》乃宋·邵雍根据《说卦传》:“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搏,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定的方位:乾卦纯阳,阴气全尽,阳气正盛之时也。巽卦,阴气始凝,阳气始亏之时也。坎卦,阴阳相搏,然阳气势力犹在,故以阳卦坎卦居此位。艮卦,阳气将尽,阴气将盛之时也。坤卦,阳气全尽,阴气正盛之时也。震卦,阳气始生,阴气将退之时也。离卦,阴阳相博,然阴气气势力犹在,故以阴卦离卦居此位。兑卦,阴气将尽,阳气将盛之时也。自震至乾,为阴消阳长之时;自巽至坤,为阴长阳消之时也。
6.园周率π
22(10+12)/7(3+4)=3.14
祖冲之(公元459年-公元500年),字文远,是中国杰出的数学家。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祖冲之给出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3.1415926)已精确到小数第7位。祖冲之和儿子祖暅一起利用“牟合方盖”方法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V=(4/3)πr3(r为球的半径)。
7.人类妊娠周期266天
八卦算法:8×(24.25+5+4)=266天(男孩周期)
“7”算法:7×38(龟背甲数)=266天(女孩周期)
天干“壬”表示“妊娠”,按天干第九位计算:9×29.53(回归月)=266天
【解字】《说文》:“壬,位北方也。陰極陽生,故《易》曰:‘龍戰于野。’戰者,接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序也。與巫同意。壬承辛,象人脛。脛,任體也。”“重”字由“壬+東”,表示有身孕后身体变化,音通“东”。《说文》:“重,厚也。从壬東聲。”

《说文》:“壬,位北方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序也。”
8.银河年(galactic year)
太阳公转速度:(12+10)×10=220千米/秒
地球公转速度:3×10=30千米/秒
光速:30万千米/秒
龟背外圈一块甲代表=(30万/30)×103=1000万年
银河年或太阳公转周期=25×1000万年=2.5亿年
9.玛雅卓金历(Tzolkin)银河年的计算
太阳绕银核公转一个银河季(galactic season)为1.0.0.0.0.0.0.0.0(玛雅20进制数,倒数第二位为18进制),4季为1银河年
(galactic
year)。
计算:
20×20×20×20×20×20×18×20=23,040,000,000
23,040,000,000/365.2422=63,081,429年
63,081,429×4=252,325,717年
解释:一个银河季约6300万年,一个银河年约2.5亿年。
10.根据实际观察数据银河年的科学计算
已知:太阳系绕银核的公转轨道接近一个圆,太阳离银核的距离26,000光年,太阳公转速度约为220千米/秒。求银河年周期?
计算:
1日=24×60×60=86,400秒
1年=365.25日×86,400秒=31,557,600秒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c=299,792,458米/秒
1光年=31,557,600×c=9,46×1015米
太阳轨道长度=2×π×26,000×9,46×1015=1.55×1021米
公转时间=1.55×1021/220,000=7.025×1015秒
=222,613,367年
在这个计算过程中是假设公转轨道是圆的,实际上公转轨道是椭圆的,因此要比圆轨道长,科学上合理估计太阳围绕银核绕行一周的时间约2.5亿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