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创始日志 Turtology 龟象学 地球纪年 地球文明 生命起源 道的传承 统一场论 资料汇编

道的传承

作者:三星斜月 于北京2010年3月23日农历庚寅年二月初八

据传:“伏羲得河图,夏人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烈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

1.伏羲(约前4100年或前6100年)

相传生活在“华胥之国”的华胥氏姑娘,到一个风景特别的雷泽去游玩时,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感而受孕,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伏羲”,即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古帝太昊,亦作“宓牺”、“庖牺”。 据说伏羲活了115年。

伏羲和女娲是中华民族的先祖,华夏族共同的祖先。

曹植《庖牺赞》

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苞厨祭祀,网罟鱼畋。瑟以像时,神道通玄。

 

画像的主体是伏羲捧日、女娲捧月,左及下方分别为白虎、天狗、蜥蜴、乌龟。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伏羲女娲中间有一对男女亲密拥抱,画像突出了女子裸露的双乳。

【资料】上蔡伏羲画卦亭

上蔡“伏羲画卦亭”位于蔡河北岸的上蔡县城东15公里的塔桥乡白龟庙村。据传远古时期这里蓍草丛生,其首若龙矫、尾若凤翔,司马迁谓“百茎丛生、上有青云覆之”。又传蔡水之内曾有一尺有余,素甲缟身的白龟,司马迁认定它就是守卫蓍草的“灵龟”,曰“下有灵龟守焉”。后来这里名白圭庙。庙内有伏羲墓,现仅存“伏羲画八卦亭”,相传为当年伏羲画卦之处。该亭建在一个砖砌的高台上,为八角形钻尖顶,上覆以灰瓦,顶部有八个拱角,檐下八方分别有“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个大字,檐下立八根方形石桩,柱间装饰有青石板,雕以花卉图案。门在南面,门侧两根石柱上刻对联一幅:

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

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

 

据考证,上蔡之“蔡”字,由“草”和“祭”组成,“草”指的就是蓍草(yarrow),“祭”代表祭祀。《说文》:“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周源《重建上蔡治碑记》说:“蔡之为地,本以卜筮得名。”陆德明《经典释文》云:“一云龟出蔡地,因以为名。”《陈州府志》载:“上古伏羲氏得白龟于蔡水。”伏羲按照白龟背上的纹理,画伏羲先天八卦图。白龟身上的纹理,与伏羲氏所画先天八卦一致,龟背中央有五块,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龟背中央周围有八块,象征八卦的“乾、艮、震、巽、坎、离、坤、兑”;龟背外围有24块,象征二十四节气;腹腹甲12块,象征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龟爪与人手指和脚趾数目相同,为4×5=20个。

2.黄帝(约前2600年)

黄帝,少典之孙,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曾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轩辕丘),取名轩辕。祖籍有熊氏,乃号有熊。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生于山东寿丘,逝于河南荆山,葬于陕西桥山。黄帝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

《国语·周语》:“我姬氏出自天鼋”,《楚辞·河伯》注云:“鼋,大龟也。”黄帝部族认为自己是龟的传人。

3.仓颉(约前2637—2596年)

仓颉,史皇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策海·大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

《外记》云:“颉有圣德,生而能书。及长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之水,灵龟负图出于水中,仓帝受之,遂究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园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之灵,指掌而创文字,造为六书。书成龙藏鬼哭,以有文字恐人书之故也。天为雨粟雨金,以其浅天地之秘也”。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夜鬼哭”。

《仓颉书》28字“戊巳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

式气光名,左互爻家,受赤水尊,戈茅斧芾。”

阳虚山,在洛南县城西北24公里处,与元扈山隔洛河对峙。

4.唐尧(约前2377年)

尧 , 姓伊祁 , 名放勋 , 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 , 在唐地伊祁山诞生 , 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 20岁时 , 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 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 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 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 , 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 , 定都平阳 。唐尧在帝位70年 ,90岁禅让于舜 ,118 岁时去世。

史书便有“尧造围棋,以教丹朱”的记载,“丹朱”是尧的儿子。围棋共有19×19=361个交点,象一年360日,中间一个点象太极。

5.大禹(约前2100年-2062年)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 。  相传《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苦心劳身,历尽艰辛,终于治平洪水;继而大会诸侯于会稽,计功封赏。禹死后葬于会稽山。《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称:“禹因病亡死,葬会稽。”禹在位10年葬于会稽时为公元前2062年。

《拾遗记》卷二:“禹尽力沟洫,导川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玄龟,河精之使者也。龟颔下有印,文皆古篆字,作九州山川之字。禹所穿凿之处,皆以青泥封记其所,使玄龟印其上。今人聚土为界,此之遗象也。”“玄龟”又称“玄鱼”,据说为大禹的父亲“鲧”(又作“鮌”,即“玄鱼”合字)所变,“尧命夏鲧治水,九载无绩。鲧自沉于羽渊,化为玄鱼,时扬须振鳞,横修波上,见者谓为河精。羽渊与河海通源也。海民于羽山中修立鲧庙,四时以致祭祠。”

 

 

《述异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图为大禹治水时的应龙和玄龟雕塑

 

 

位于重庆朝天门水域弹子石段的“呼归石”(乌龟石)相传是大禹之妻(现已炸毁)

 

6.商汤(约前1600-1646年)

商汤,商朝的建立者,儒家推崇的上古圣王之一,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部落首领,13年为中国国王。姓子,名履,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啺(音“唐”,为甲骨文的“唐”字)、大乙、太乙,又称高祖乙,原商族部落首领,与有莘氏通婚后,任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

当时夏桀王在位,夏朝国势渐衰,矛盾异常尖锐,汤乘机起兵,首先攻灭葛(今河南宁陵北)及十多小国和部落。接着又克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东部)等小国。经过11次战争,无敌于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娀氏的反叛,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汤建立商朝后,对内减轻征敛,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从而扩展了统治区域,影响远至黄河上游,氐、羌部落都来纳贡归服。

后商汤称武王,国号为商,定都亳。

商汤祈雨于析城山。析城山,位于晋豫交界的阳城县境内,析城山西望黄河三门,中流砥柱,东挽王屋太行,拔地起于中原,横亘大河北岸,俯视中原。华夏远古城市:夏都斟鄩、商都西亳,周东都洛邑。商汤“二十四年,大旱,王祷于桑林,雨。”,“桑林水,导源析城之东麓。”商汤就沐浴斋戒,断发剪爪,身拥白茅,自为牺牲,来到西亳南原的桑林祷雨。

商朝盛行用龟占卜,上图为殷虚甲骨。

《说文》解:“卜,灼剥龟也,像灸龟之形。”

即用火烧龟壳,察看其龟裂横竖纹理以测吉凶。

 

7.文王(约前1100年)

中国古代的圣人,季历之子,武王之父,周朝初期的明君,为周期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发明“文王八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在被商囚禁期间写了《周易》一书。文王记载最早出现在《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中。

 

诗经·大雅·文王之什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
世之不显,厥犹翼翼。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

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

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

 

8.老子(约前600年)

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老子标准像想家之一,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后人称其为“老子”(古时“老”字的读音和“李”字相同),西周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公元前535年→527年→515年→501年→486年,孔子曾数次求拜访老子。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老子道德经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9.孔子(前551-479年)

孔子(Confucius) 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 《易》,作《春 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 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塞为鲤,字伯鱼。在中国 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10.许慎(约58-147年)

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著《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

11.曹植 (公元192-232年)

曹植,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是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 曹植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不拘礼法,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三年(222),曹植从洛阳返回山东的封地路过洛河时感而写下千古名篇《洛神赋》。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睿(公元205-239年)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曹植《神龟赋》 

龟号千岁,时有遗余龟者,数日而死,

肌肉消尽,唯甲存焉,余感而赋之曰:

 

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冈。

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乡。顺仁风以消息,应圣时而后翔。

嗟神龟之奇物,体乾坤之自然。下夷方以则地,上规隆而法天。

顺阴阳以呼吸,藏景曜于重泉。食飞尘以实气,饮不竭于朝露。

步容趾以俯仰,时鸾回以鹤顾。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于太素。

 

12.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周敦颐·太极图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之至矣。

太极图说

 

“道”的传承序列:约500年为一级

伏羲

公元前4100年 或前6100年

黄帝、苍颉

公元前2600年

唐尧

公元前2377年

大禹

公元前2100年

商汤

公元前1600年

文王

公元前1100年

老子、孔子

公元前600年

许慎、曹植

公元100年

周敦颐

公元1100年

 

注:佛祖释迦牟尼约前600年,耶稣(Jesus)前6—29年,穆罕默德公元570年-632年。

费波那契 (Fibonacci, Leonardo,公元1175-1250年)
  费波那契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 他原名Leonardo of Pisa,后以波那契之子而闻名。他于1175年出生于比萨,父亲是个商人,很早就激发了这个小孩对算术的兴趣。他们旅行到西西里,埃及和叙利亚,实际上接触到阿拉伯的数学历练。费波那契很快就发现了十进制数系统的好处,在数字及计算上比当时通行的但十分笨拙的罗马数字系统优越得太多。1202年,他回到家乡,发表了著名的《算盘书》,将阿拉伯数字系统引进欧洲,立刻大受欢迎,并且很快地流传开来,不久便取代了罗马数系。
这本书共十五章,包括了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读法,整数及分数的计算,平方根与立方根的计算,用试位法及代表解法解线性及二次方程等等。书中包含了许多问题,其中又以“兔子问题”最为有名:
  一对兔子,每月生一对小兔子,新生的小兔子过了两个月以后又开始生小兔子,问:一对兔子一年能繁殖多少兔子?
  根据题意,以Fn表示个月以后兔子的总对数,则F0=0,F1=1,F2=1,F3=2,F4=3,F5=5,F6=8,F7=13,F8=21,…,这个数列就叫作费波那契数列(或兔子数列),引起了后世源源不断的兴趣。费波那契数列有下列表達式:

0

0

1

1

2

1

3

2

4

3

5

5

6

8

7

13

8

21

9

34

10

55

11

89

12

144

13

233

14

377

15

610

16

987

17

1597

18

2584

19

4181

20

6765

21

10946

22

17711

23

28657

24

46368

25

75025

26

121393

27

196418

28

317811

29

514229

30

832040

31

1346269

32

2178309

33

3524578

34

5702887

35

9227465

36

14930352

37

24157817

38

39088169

39

63245986

40

102334155

41

165580141

42

267914296

43

433494437

44

701408733

45

1134903170

46

1836311903

47

2971215073

48

4807526976

49

7778742049

50

12586269025

51

20365011074

52

32951280099

53

53316291173

54

86267571272

55

139583862445

 

伽利略(Galileo)(公元1564-1642年)意大利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是最早使用望远镜观测天体的天文学者。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地球是环绕太阳运转的。由于他最早使用科学实验和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惯性运动、落体运动,为牛顿的第一、第二运动定律提供了启示。他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的论点。因为他支持和阐明哥白尼的地动说,1633 年被罗马教廷宗教裁判所判处 8 年软禁。但他在监狱中仍继续进行研究活动。1983 年罗马教廷正式承认 350 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

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译著的伏羲八卦图

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公元1623-1693年)1623年5月31日出生于比利时的马利纳,比利时人,著名汉学家。1642-1644年,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过哲学和神学。 1654年,受传教士卫匡国的影响,要求去中国。 1656年,随传教士卜弥格到中国。 1656年3月30日,在里斯本登船。 1659年,抵澳门,同行八人,五人逝于途中。柏应理是一位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他不仅亲自往来于中国和欧洲,沟通东西方文化。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著作,将西方宗教和哲学输入中国,又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诸国。

 

牛顿(Sir Isaac Newton,公元1642-1727年)

The British mathematician and physicist. Sir Isaac Newton stands as one of the greatest scientists of all time. Newton spent most of his working life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The laws are(牛顿三定律):

(1) A body at rest or moving in a straight line will continue to do so unless acted upon by an external force;

(2) The acceleration of a moving object is proportional to and in the same direction as the force acting on it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object's mass; and

(3) For every action there is an equal and opposite reaction.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公元1879-1955年)

20世紀著名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也是相对论的创立者。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Ulm, Kingdom of Württemberg, German Empire)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 犹太人。父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玻琳。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他在医院逝世。 漫长艰难的探索广义相对论建成后,爱因斯坦依然感到不满足,要把广义相对论再加以推广,使它不仅包括引力场,也包括电磁场。他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即统一场论。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名言录

Everything is determined

the beginning as well as the end

by forces over which we have no control

It is determined for insects

as well as for the stars

human beings

vegetables

or cosmic dust

we all dance to a mysterious tune

intoned in the distance

by an invisible piper

宇宙中所有的事

从开始到终结

都由一种我们无法控制的力

决定了的

昆虫、星球

人类

或是植物

或宇宙尘埃都是一样

我们大家都随一个神秘的节拍起舞

舞向遥远的

看不见的管道

 

京ICP备05079977号 天下输入法,元码是最爽更新:2010429日